年是风云卫星气象事业发展50周年。50年来,在*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气象和航天科技工作者不断攻坚克难、求实进取,我国风云卫星气象事业从零起步、发展迅速、成绩瞩目。迄今,我国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目前7颗在轨运行。
作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员、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值班卫星,风云卫星正在为全球用户提供不可替代的气象观测服务。
风云卫星事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一代代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上下求索和创新拼搏。小编搜集整理了主持或参与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研制发射的哈工大人,一起来听他们的“风云”故事。
风云二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
嫦娥、北斗、风云、资源……作为我国航天工程的“总总师”,“共和国勋章”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点亮满天繁星。
从着手启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工程到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系列最后一星发射,孙家栋相伴“风云”40余年。年,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系列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时,89岁的孙家栋出现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实施以东方红三号、风云二号、资源一号为代表的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孙家栋分别被任命为这三项工程的总设计师,从此与“风云”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研制任务,该工程被列入航天重点工程。风云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成功后使我国成为第三个同时拥有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我做过很多型号的总师,但做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工程总师让我感受最深。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孙家栋不止在一个场合这样表示。
年,风云二号C星成功定点,成为当时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业务星。随后,从风云二号C星到最后一颗H星,“风云二号”步步推进、顺风顺水。如今,长期稳定运行的风云二号卫星服务国民经济,造福万千百姓。
从40年前着手论证风云二号工程,到如今最后一颗卫星发射,孙家栋见证了“风云二号”8颗卫星从零件到整星、从地面到天上的每一步。
晚年的孙家栋,依然心系风云卫星事业。“对于我来说,每天晚上7点30分,准时打开CCTV1,就能知道明天是晴天还是下雨。”让孙家栋开心的事,是“风云卫星为天气预报提供支撑,每个人都有感受”。孙家栋常常说,“风云系列卫星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当看到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升级版”——风云三号、风云四号卫星上天后,孙家栋很激动。新一代的航天人不负众望,实现了静止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中国气象卫星事业后继有人、前路可期。他说,我国气象卫星及气象应用整个体系完全是依靠自主创新发展起来的,做到了自主可控,不受制于人。
“风云二号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共同奋斗才取得今天的成果,其中依靠航天精神凝聚起来的大力协同效应,是中国航天取得辉煌成就极为重要的智慧来源,这种千千万万人共同奋斗的精神值得发扬。”孙家栋说。
风云二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徐博明校友
年1月13日,风云二号F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从风云一号的4颗星到风云二号的7颗星,所有“风云”系列卫星,全由上海航天局承担抓总研制。
年,徐博明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机械制造及工艺业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徐博明被分配到了上海航天局。刚毕业时,徐博明一直做航天发动机制造方面的工作,后转到卫星领域。年,徐博明成为上海航天局分管卫星工作的副局长,年兼任风云二号C星总指挥,从此一路“风云”相伴,携星而行。
“天有不测风云”,风云二号卫星的使命就是让“不测”变成“可测”。但是风云系列卫星的研制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艰辛。年,做了项大的技术改进的风云二号C星发射成功,成为新的“气象大师”,从此中国人的气象预测摆脱了看外国星“脸色”的局面。“可以说,风云二号卫星的成功是几代航天人和气象人共同努力、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徐博明说。年12月,风云二号D星升空后,我国实现了“双星观测、组网运行”的业务运行方式,大大提高了观测效率。
徐博明校友
年,已经60岁的徐博明从上海航天局副局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作为风云二号总指挥更专心于“风云”。与其他的风云二号卫星相比,年1月发射成功的风云二号F星主要做了6大方面的技术改进:包括光谱灵敏度要求更高、增加空间环境探测功能、大大扩展数据采集和转发能力、提高卫星寿命等。如今,在赤道上空的静止气象卫星俱乐部里,风云二号已名满天下。
风云三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孙敬良院士
年5月27日11时02分,我国首颗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风云三号”卫星与美国、欧洲新一代的极轨气象卫星一起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三大极轨气象卫星,已纳入世界气象组织业务气象卫星系统。“风云三号”还被公众亲切称作“奥运星”,为北京奥运会提供精确的气象保障服务。
担任这一卫星工程总设计师的是在航天界赫赫有名的火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孙敬良校友。
孙敬良院士(左)
孙敬良于年至年在哈工大预科班学习,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茹可夫斯基*事航空工程学院。多年来,他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及运载火箭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攻克了“风暴一号”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振动过大的技术难关;主持研制“风暴一号”改进型火箭,确保了“一箭三星”的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发射一箭多星的国家;攻克了“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重大关键技术纵向耦合振动的难关,为火箭成功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研制“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使我国成为能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主持研制性能好、可靠性高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发射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中每一次都取得了成功。
他曾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全国科学大会奖和两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孙敬良逐步成为航天领域内杰出的火箭专家和领*人物。
孙敬良在航天战线上奋斗了60余年。按说像他这样的年龄,早该在家颐养天年了。但他却还每天上班下班,依然担任着型号的总师,为航天事业散发着光和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古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人生格言。
风云三号卫星型号总指挥高火山校友
改革开放前夕,风华正茂的高火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被誉为“工程师摇篮”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进入无线电信息工程专业深造。在知识的海洋中他勤奋地畅游,修完了大学本科的全部课程。
20世纪80年代初,高火山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卫星总体单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所,参加了“风云一号”01批气象卫星研制,成为当时这家单位向卫星研制领域最高水平冲刺中最年轻的知识分子之一。
作为卫星总指挥,高火山像熟悉亲生儿子一样熟悉“风云一号”、“风云三号”卫星,每个节点、每个环节,他都了如指掌。他与团队在10余年的时间里,先后将4颗“风云一号”卫星送上了太空。那一颗颗凝聚着科技人员智慧和心血的卫星,令他*萦梦绕。
他说:“风云三号”卫星具有全天候和全天时的工作能力,不受白天黑夜限制和各种天气状况影响,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观测服务;不仅能为航空、航海、农业、林业、海洋、水文等国民经济多领域提供全球及区域气象信息,还将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和气候预测提供重要地球物理参数。
风云三号、风云四号卫星型号总设计师董瑶海校友
年,从哈工大毕业后,董瑶海来到上海航天局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多年来一直从事“风云一号”、“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总体工作。年,年仅37岁的他,担任“风云三号”的副总设计师。年,他担任“风云三号”的总设计师。年,“风云三号”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年,董瑶海又开始设计“风云四号”。
董瑶海校友(左二)和研制团队在一起
年12月11日,“风云四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风云四号”不仅实现了我国高轨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提升了卫星气象观测能力和水平,而且成功突破了高精度图像定位与配准、微振动测量与抑制、定量化遥感等20余项关键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使我国静止轨道定量遥感卫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对董瑶海而言,卫星发射成功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为了保证卫星的运行质量,董瑶海和他的同事们还要在全国各地对卫星进行实地测试比对。“风云一号”B星上天后,董瑶海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待了整整一年;C星、D星测试时,董瑶海更是跑遍了敦煌、乌鲁木齐、喀什等地,长期的野外作业使他对西北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
如果说参与“风云一号”系列4颗卫星的工作是在学习和积累,那么担任“风云三号”、“风云四号”型号总设计师就是董瑶海厚积薄发的时候了。他说,卫星的设计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全国大协作,就像报纸版面上不能留白一样,卫星的各个部件环节都要按时推进,缺了哪一部分都不行。
哈工大技术为“中国慧眼”保驾护航
年2月27日,国防科工局联合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的首批卫星云图。9月25日,“风云四号”卫星正式交付用户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