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28日电题:喀什:南疆古城的岁月穿梭
新华社记者张宝印、琚振华 解放军报记者罗铮
在中国地图上,新疆喀什位于西部边缘;而在世界地图上,喀什却正好坐落在欧亚大陆中心的十字路口。因为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喀什在多年的岁月穿梭中逐步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汇聚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书写了光辉灿烂的历史。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年设立喀什经济特区以来,喀什已经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形成了我国“陆上开放”与“海上开放”并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不到喀什不算来过新疆,不去古城不算来过喀什!”一下车,喀什地区政法委常务副书记严福星自豪地介绍说。
走进古城城门,首先便被一家果茶店吸引了。只见三三两两的游客正坐在遮阳伞下喝茶聊天。
走进小院,迎面而来的是一位长相甜美的汉族姑娘——来自四川26岁的张萨夏,她原本在成都开了一家英语培训学校,来喀什古城旅游后就被深深吸引了。
只身一人到喀什创业,张萨夏付出了很多艰辛,也收获了很多友情。“这一袋水果,是邻居塔吉克族大姐送的;墙上的这些画,是隔壁土陶店维吾尔族大叔祖力普帮我画的……”一间小小的果茶店,背后汇聚了民族携手共创的大背景。
张萨夏所在的这座古城,向来是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也是中华各民族融合之地。公元8世纪中叶开始,阿拉伯帝国兴起并逐步与唐朝接壤,立足于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也正进入鼎盛期,三强鼎立的交汇点,正是喀什。
行走在古城街巷,一阵热情奔放的民族音乐骤然响起。记者寻声来到一座极具民族特色的三层小楼——“古丽的家”。
小楼是典型的维吾尔族传统风格,条桌上摆着干果,随处可见的艾德莱斯绸点亮了整个院落。游客在这里可以免费参观拍照,花费30元就可在院内品尝瓜果。
31岁的沙拉麦提古丽·卡日曾是古城景区的一名讲解员。年3月,她在古城改造后办起第一个家访式旅游点,让更多的游客走进古城居民的日常生活。
“现在是旅游旺季,每天收入都在千元以上!”沙拉麦提古丽说。
集体走上致富之路,这在古城改造之前是难以想象的。喀什古城共8.36平方公里,28个片区有居民22.1万人,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迷宫式城市街区,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
如今,在喀什古城景区的带动下,创业兴业充满活力。景区商铺由改造前的户增至户,实现直接就业人,间接就业人。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5万元,同比增长19.2%和15.7%。
阿布力米提·沙吾提是“喀什市艾沙汗维吾尔族乐器制造行”的第五代传人,经常参加深圳文博会等国际展览和交流。他说,现在的游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但还只能在古城介绍这些民族乐器,希望政府帮他们走出新疆,到北京、上海等更大的地方去宣传,去做生意。
“虽然喀什地处西北边缘,但同样是改革开放的巨大受益者,相信古城的魅力在新时代沿着‘一带一路’散发得更远。”阿布力米提·沙吾提说。
编辑:李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