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喀什深圳城。“深圳援疆前指”供图
喀什综合保税区,安德光电公司生产线一派繁忙,一件件电子产品下线后,搭乘深穗喀-中亚/南亚多式联运班列,向内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向外运往中亚、南亚以及欧洲。
万里之外的深圳,盐田港集团正加紧组货,8月1日即有20多个集装箱通过深穗喀铁路班列发往喀什,经喀什综合保税区通关出口海外。
在深圳援疆工作推动下,今年3月正式开通的深穗喀班列,打通了粤港澳大湾区经喀什向中亚、南亚的大动脉,助力喀什经济高质量发展,被誉为“一带一路”上的“铁公机战队”。
汽笛轰鸣,深穗喀班列翻山越水,深圳喀什山海相连,情同手足。
按照*中央和国务院部署,年新一轮援疆号角吹响以来,深圳作为19个援疆省市中唯一的计划单列市,对口支援*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参与喀什经济开发区建设。
*一盘棋,南疆是棋眼。作为棋眼中的棋眼,喀什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深圳市委、市*府高度重视援疆工作,以高度的*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入到援疆事业中,先后派出援疆干部人才人,组织实施和带动各类援疆项目个。10余年来,深圳充分发挥在经济、贸易、技术、创新、人才、开放等方面的优势,以“深圳所能”服务“喀什所需”,使受援地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变,让昆仑山下的“丝路明珠”绽放璀璨华光。
产业援疆注重“造血”提升喀什内生动力
盛夏时节,走进“红色稻乡”喀什帕哈太克里乡,放眼望去,上万亩稻田,满是翠绿。看着5月底种下的一盘盘秧苗,如今长势喜人,村民玉苏普·买买提不禁喜上眉梢,期盼着收获季节到来。
帕哈太克里乡,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受盐碱地限制和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的影响,水稻产量一直不高。近年来,在深圳援疆大力帮扶下,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海水稻,不仅在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的盐碱地里落户安家、生根发芽,还实现了大面积推广种植。年试种的14个耐盐碱的海水稻新品种,筛选出了4个适合喀什地区推广的优良品种,平均亩产达公斤。基地所产“帕乡水鸟”海水稻米更是走上深圳市民餐桌,广销全国各地。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一个地方要发展,须有产业的支撑。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注重找准受援地产业定位,创新产业援疆模式,支持受援地增强“造血”功能,不断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喀什深圳产业园是深圳援疆打造的现代化产业园,年正式投产,吸引上百家企业落户,目前已形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三大集聚产业,为当地带来大量就业岗位。
10多年来,深圳援疆以产业园企业为主体,形成“总部+卫星工厂”的模式,目前已建成70多个卫星工厂,让脱贫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深圳援疆还以科技创新激发受援地内生动力,孵化了上千家企业,带动产业超过百亿元。已经建成的深喀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深喀创业创新管理服务中心等双创载体集群,吸引一批有志南疆的科技企业入驻。
同时,深圳将招商引资作为产业援疆的重要抓手,积极对接*各地深圳商会来喀什投资兴业,深化产业援疆。由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联合喀什经济开发区、深圳市商务局、深业集团共同打造深喀电商数字经济产业园,通过各类优惠*策,广泛宣传和大力招商,吸引了大批深喀两地优质电商入驻,带动就业多人。
在喀什,总能看到一个个熟悉的深圳企业、深圳品牌的身影。深圳援建的喀什深圳产业园、喀什深圳城、喀什综合保税区、深喀科技创新中心等,已开始发挥重要产业集聚和引领作用,大批入驻企业中不少是深圳企业。它们在助力喀什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拥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民生援疆高医院好学校
喀什西部边境县塔县班迪尔乡,发源于昆仑山的塔什库尔干河流淌而过。
由于河流阻隔,昔日班迪尔乡居民前往县城总要绕行十几公里。去年12月,由深圳援疆投入万元修建的“深塔友谊大桥”建成使用。当地居民盼望已久的民心工程落地,从此他们往来县城时间缩短至十来分钟;而随着一桥之隔的塔县红其拉甫机场建成,未来当地旅游经济更迎来大好发展机遇。
民之所盼,*之所向。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深圳牢牢将改善受援地民生放在重要位置,让老百姓在实实在在的支援中得到实惠,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助力喀什市、塔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圳累计建成安居富民房6.65万套及相关配套设施,改善了集中安置点的生产生活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了农牧民出行难、吃水难、用电不安全的问题。为帮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圳双管齐下,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提升,推动当地医疗教育条件空前改善,医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塔县,是我国唯一塔吉克民族居住地,平均海拔米以上,被称为“生命的禁区”。
在这里,医院医院,并帮医院,守护居民生命健康,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医院”。为解决塔吉克族学生上学难问题,深圳支援塔县高标准建成该县目前唯一一所涵盖初中、高中的完全中学——深塔中学,托起民族发展的希望。
据统计,自年以来,深圳援疆累计新建、医院4所,支援和参与建设幼儿园所、中小学13所,提供优质基础教育学位6.3万余个,投入10亿元援建的喀什大学新泉校区,在校生已突破2.5万人,现已成为南疆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与此同时,深圳每年选派援疆医疗人才,开展医疗救治、临床教学、学科建设、义诊体检等医疗卫生服务,选派优秀教师,以师徒结对等形式提升教学专业能力,努力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教师队伍,助力当地医疗教育实现跨越发展。
文化润疆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月22日,由深圳援疆倾力支持打造的音乐剧《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在喀什大学首演,“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英勇救人的场景再现,深深地打动了现场观众,增强了边疆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文化润疆是新时代*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始终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文化教育作为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性工作做实做细。
开展双向交流,组织深喀两地艺术联展、文艺团体互访等活动,形成多层次、多领域文化交流机制;突出文化精品打造,先后推出影视作品《喀什古丽》《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加强文化旅游推介,打响“不到喀什不算到*”文旅品牌,打造中巴红其拉甫国门、“百年喀什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塔县建设援边戍边强边*事红色教育基地等,全力推动筹办帕米尔之夏·首届国际(喀什塔县)民族音乐节。
盛夏的喀什古城,游人如织,街巷弯曲幽深,商铺林立,各式民俗饰品琳琅满目。这里是我国唯一保存完整具有典型古西域风格的迷宫式城市街区,也是研究古丝绸之路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作为多民族聚居之地,喀什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而文化旅游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深圳援疆前指将开展文化旅游合作作为援疆的一项重点工作,助力创建喀什古城国家5A级景区,大力实施“送客进喀”战略,开通“深新号”援疆旅游专列、旅游包机,推进“石榴籽计划”旅游项目,不断增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已成为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的重要传统。年3月,深圳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一进疆,就与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2村的近百余户维吾尔族群众结成了“亲戚”。从此,每逢节假日他们就和当地的“亲戚”一起过节,其乐融融。
此外,深圳援疆还积极推动深喀两地各类学校、医院结对,组织深圳爱心人士与喀什困难家庭、重病家庭结对帮扶,不断深化两地群众心连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山海万里,深喀情深。
深圳正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断推动深圳援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喀什贡献深圳智慧和深圳力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吴亚男林捷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