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切片、葱切段、蒜切瓣,青椒掏籽、菠菜摘叶、土豆去皮分块……热油里一滚,便以辛辣鲜香的味道给拌面菜注入灵*。
待拉面出锅过水,拌面菜浇头而下,一份香气蒸腾的*拌面便大功告成。
黑山村老百姓如今常吃的拌面。新华社记者许晟摄
“这种面我们以前吃不上。”家住昆仑山深处黑山村的努尔古再力·托乎提尼亚孜说。
黑山村,大名叫喀让古塔格村,属*和田地区和田县,海拔约米,气候高寒、土地贫瘠。
在努尔古再力幼时的记忆中,每隔两三个月,父亲就要牵着驴去乡上买米面,那时的昆仑小道既险又远,来回一趟,耗时两天。遇上大雪封了山,或是泥石流冲了路,家里就会有断粮的风险。
山腰上的木栈道是黑山村出山的老路。新华社记者张晓龙摄
没啥重要的事不出村,出村只买最基本的生活补给,是当地人的共识。以前村民们不吃蔬菜,价格高,难运输,还放不住。“每天也就一顿正经饭,而作为正餐的拌面里只有肉,调味也只靠盐,永远都是一个味道。”努尔古再力回忆说。
十来岁的时候,努尔古再力吃到了一盘大不一样的拌面。那次父女俩天没亮就上路,奔波两天,才抵达和田县。“饭桌上是我之前没见过的红红绿绿的菜,拌在面里特别香。回来之后,总是还想再吃一次,但很长时间都吃不到。”她说。
把“红红绿绿的拌面”变成日常餐饮的,是脱贫攻坚,是基建。
年,黑山村建成一条通向喀什塔什乡的盘山公路;年,一条35千伏的高压电线翻越昆仑山,通向黑山村。压抑多年的脱贫致富意愿得以释放,黑山村迅速发生着巨变。
曾经挨过饿的努尔古再力,在听说大网电将接入之后,就跑到乡上学了5个月的机器压面技术。当年冬雪到来之际,她回到村里,开起了第一家机械化面店。
现如今,走进她的面店,和面机、切面机、大案板被擦得锃亮。接通电源,拉面、挂面、丁丁炒面、包子皮、饺子皮,各类面食都不在话下。“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用掉20公斤面粉。”
努尔古再力在面店工作。新华社记者张晓龙摄
努尔古再力的面店里,还兼营着一些调料,酱油、香醋、番茄酱、白砂糖、肉馅料、桑子罐头……都是近几年黑山村流行起来的味道。
“现在我们顿顿荤素搭配,拌面菜也越来越多彩了。”努尔古再力力挺这些调味料,“有了它们,拌面的味道可比以前好多了。”
一碗拌面,是一个村子的写照。水电路未通时,黑山村村民的生活一如只有盐的肉拌面;现如今,村民们离外面的世界“近”了,赚钱的点子也多了,生活也像如今的拌面一样,丰富多彩、回味无穷。
架设在昆仑山上的电力线塔。新华社记者张晓龙摄
从黑山村返回和田县的路上,可以看到沿途的线塔,静静地矗立在昆仑山的峭壁上。它们顺着山的筋骨,沿着路的脉络,插在大地的“穴位”上,像针灸一般,诊治这山沟沟里的穷病。(记者董博婷、许晟、张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