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了,同样也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50周年的日子。
时间回到60多年前,当时,中央对“东方红一号”卫星提出“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见”四项技术指标。其中为实现“抓得住”,卫星地面观测系统建设就提上了日程。
老一辈航天人从祖国西北戈壁千里奔赴秦岭深山,组建最早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们白天搞建设、晚上抓攻关,提出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地面观测系统建设方案,包括喀什、长春、湘西、南宁、海南、闽西、胶东、昆明、拉萨等观测站。蓝图纸上,中国最早的卫星地面测控网已经悄然成型。
年6月,喀什站在喀什市疏勒县羊大曼乡定点成立,图为喀什观测站大门,大门题写着毛主席语录。
年5月,南宁站外貌年6月,湘西站外貌年8月,海南站外貌年5月,胶东站外貌年5月,闽西站外貌年12月,长春站雷达机房外景。
昆明站技术人员正在调试天线。
拉萨站技术人员正在进行通信维护早期观测站除技术要求外,为了保密和安全要求,大多地处条件艰苦的深山老林、边疆地带。喀什站位于内陆深处大漠边沿,飞沙走石,气候干燥。海南站地处热带海岛,常年遭台风暴雨袭扰。拉萨站位于青藏高原,常年空气稀薄,严重缺氧。就是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老一辈航天测控人咬紧牙关加油干,为实现东方红一号“抓得住”目标艰苦奋斗。
南宁观测站一名调度员在执行“东方红一号”卫星任务中
湘西观测站技术人员密切监视仪器上观测到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数据。
“东方红一号”卫星任务中,昆明观测站一名技术人员在调试设备。
胶东观测站参试人员在“东方红一号”卫星任务中。
东方红,太阳升。“东方红一号”卫星仿佛一粒火种,点燃了中国航天发展壮大的火焰,经过50年发展,中国航天已散发出如恒星般璀璨的光芒。与中国航天同频共振的航天测控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如今的航天测控站已布点全国,张开了一面排星布阵、纵横交错的测控“大网”。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同样是大漠戈壁、林海雪原、海岛椰林,如今全国各地的航天测控站早已旧貌换新颜,准备好你的双眼,让我们一起沿着现代化的航天测控网领略祖国大好河山!
《林海天眼》吕炳宏摄《守望海天》吕炳宏摄
《水天一色》吕龙摄
……
虽然有的功勋“老站”已经成为航天测控史上永远的回忆,但如今的航天测控人仍脚踩着先辈的足迹,仰望着浩瀚的星空,还是那群可爱的奋斗者,他们正向着更高远的深空,一往无前。
来源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
作者
何耀
编辑
王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