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北疆春小麦适宜播种期预报
根据春小麦适播期的农业气象指标,结合未来天气预报,预计年北疆大部春小麦适宜播种期接近常年(-年均值)或略早。其中:伊犁州大部、博州、石河子垦区春麦区在3月中旬末至下旬、昌吉州东三县在3月下旬末至4月上旬、阿勒泰地区春麦区和各地山区在4月中旬至下旬初较为适宜。
生产措施与建议
北疆春麦区要抓住农时做好春麦的开播工作。其中:
1、积雪较薄或无积雪春麦区,当春季表土解冻5cm左右时即可顶凌播种。
2、积雪较厚春麦区应采取机械或人工方法破坏雪层,促进积雪融化,争取适期早播。
3、各地应根据当地气象台站临播前的中、短期天气预报,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特点,视当地土壤解冻以及底墒等情况,对上述播期做进一步细化和调整。
(*农业气象条年3月12日)
全疆3月中旬天气情况
据自治区气象台预报:3月中旬,旬平均气温北疆略偏高,南疆偏高;旬降水量北疆大部地区偏多,南疆偏少。其中,11日白天到12日白天,伊犁州、博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石河子市、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喀什地区、克州、阿克苏地区北部、巴州北部等地的山区有微到小雨或雪,其中,伊犁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北部等地的部分区域有中雪,山区局部有大雪。13日白天到14日白天,博州、塔城地区北部、阿勒泰地区有微到小雨夹雪或雪,部分区域有中雪,山区局部大雪,上述部分区域和哈密市有5级左右西北阵风。14日夜间到15日夜间,北疆各地和喀什地区山区、克州山区、阿克苏地区西部北部、巴州北部山区、哈密市北部等地的部分区域有微到小雨或雪,其中伊犁州、博州、塔城地区北部、阿勒泰地区、石河子市、乌鲁木齐市、昌吉州等地的部分区域有中雪,山区局部有大到暴雪,上述大部区域有5级左右西北阵风,巴州南部有5级左右偏东风,南疆塔里木盆地的部分区域有不同程度的沙尘天气;南北疆大部地区气温下降5~8℃。18日前后,北疆大部还将有一场降雪降温大风天气。预计3月中旬气象条件对北疆冬麦返青、设施农业及畜牧业生产有不利影响,对南疆冬麦返青后生长、林果萌动及早春作物播种影响不大。南疆要做好返青冬小麦的水肥管理工作,北疆做好春麦备耕工作(*农业气象台3月12日发布)。
俗话说“七分种,三分管”,可见小麦播种是项技术活,并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产量。小麦播种期的主要目标就是苗齐、苗壮,目标很简单,却包含很多个技术细节,做好这些细节,也就搭好了丰收的架子,下面我们来细说一下这些技术活。
播种前准备
1、拌种
对于自留种的农户,避免使用陈种子,种子经过清选,剔除病残粒后,最好先进行发芽实验,确保达到85%以上的发芽率,然后进行拌种包衣。拌种宜在播种前3-5天进行,不宜过早,拌种完毕晾干后置于阴凉处备播,禁止阳光暴晒。
2、整地施肥
有条件的最好先深翻,再旋耕。秸秆还田地块建议每亩地撒施10-15斤尿素,以加快秸秆腐解,或可使用具有发酵腐熟作用的菌剂。不具备种肥同播条件的,可在整地时撒入底肥,以含氮磷钾的三元复合肥为佳,但要保证肥料入土,不可裸露地表。
3、造墒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知道一粒种子萌发需要三个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氧气。小麦种子播到土壤中后,首先经历的就是吸水膨胀阶段,这也是种子发芽的首要条件,因此通过造墒,可使土壤达到适合小麦发芽的条件。一般小麦在田间持水量为70%~80%时(手抓成团,落地散堆)最有利于出苗。具有水浇条件的地区,播期接近时应及时进行造墒;雨养农业区则要抢墒播种。而当播期、土壤墒情发生冲突时,一定要做到适墒播种,可晚播3~5天,从而使小麦全苗。
4、确定播期
播期是由小麦品种类型及温度决定的,日平均气温在15~18℃时播种最适宜。冬性品种应早播,半冬性品种可推迟。关于播种期,也有一句农谚已流传千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实际这个农谚只适用于冬性品种,而对于当前我国小麦主产区大面积推广的半冬性品种,及时秋分种麦,也还是偏早。关于播种期,可以参考小麦栽培耕作学上的内容:北方冬麦区的北部(如辽宁、山西、陕西北部)小麦适播期为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淮平原麦区(包括山东全省,河南除信阳地区以外全部,河北中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陕西关中平原,山西西南以及甘肃天水地区)为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麦区为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华南麦区为11月上旬至下旬。
播种时注意事项
1、播种量的确定
播种量与品种的分蘖、成蘖率、发芽率;土壤的肥力、土质、酸碱性、整地水平;播种时间的早晚均有关系。
一般品种成蘖3个左右,要求亩有效穗数45-50万穗,这就要求基本苗数控制在15-17万的水平,按照千粒重40-45g,发芽率≥85%计算,在土壤良好,播期适宜的情况下,则需要7-9kg的亩播种量。
关于土壤,小麦最适宜播种的土壤是pH6.8~7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且含盐量低于0.15%,高于0.25%发芽受抑,高于0.4%死亡而无法出芽。因此粘土地、沙地、盐碱地、过酸或过碱地块,再进行土壤调理的同时,也应适当增加播量,以保证基本苗数。
播种时间的早晚,同样影响播种量。我们可能都听说过晚播麦需要增加播量的说法,为什么呢?这里我们引入积温的概念,何为积温?我们把某一段时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即积温。通常,小麦主茎冬前每增加一片叶龄需积温70~90℃(即在日平均温度15℃时,需5~6天),低肥地及干旱时间需积温更多,加上播种到出苗需积温80~℃,故从播种到分蘖(3叶展开),需积温℃左右,一般多以麦苗在越冬前生长6~7片叶和3~5个壮蘖为标准,从播种到停止生长需积温~℃(约40~50天)。因此,播种越晚,积温越少,小麦冬前分蘖就越少,要想保证整个亩有效穗数达到要求,只能通过增加播种量来解决。一般来说,超过播种适期后,每晚播一天,大概增加0.5~1斤的亩播种量。
2、播种深度
小麦播种深度以3-5公分为宜,土壤墒情较好、地力稍差、播种偏晚的地块,播深以3公分为宜;墒情稍差、地力较好的地块,播深以4~5公分为宜。
小麦种子播种过浅(不足2厘米),种子容易落干,影响发芽,造成缺苗断垄,同时造成分蘖节过浅或裸露,不耐旱,不抗冻,不容易形成壮苗,越冬期间容易遭受冻害死苗。
播种过深(越过6厘米)会使幼苗在出土过程中经历时间延长,地中茎过长,消耗养分过多,使幼苗细弱,叶片瘦长,分蘖少甚至无分蘖;播种达到8-10公分,幼芽可能憋死在土里,造成缺苗。
3、镇压
当前旋耕播种+秸秆还田的方式,把秸秆翻到13-15厘米的土层,会造成土壤松宣,土壤孔隙过大,保墒保温性差,更容易造成麦苗冻害及旱害。如果播后不镇压,小麦种子与土壤接触不紧密,吸收水分及养分困难,造成苗弱发*,甚至是死苗、缺苗。
播种后技术指导
1、浇蒙头水
针对播前墒情比较差,未造墒的地块,播种应及时浇蒙头水,促进种子吸水萌发。
2、做好划锄工作
针对播种后遇雨,导致土壤表层板结的地块,进行划锄打破板结,辅助幼芽顶土,以免造成烂芽。针对播种过深的地块,也应进行划锄,缩短出苗期,减少种子的养分消耗。
(部分选自农资人,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