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和田,我坐上了开往喀什的绿皮车。和全国各地的绿皮车一样,车厢里热闹非凡,各色乘客叽叽喳喳,“瓜子汽水小板凳”的吆喝声周而复始。要说有点不同,那就是南疆的火车上增添了不少*特有的民族风情。我的身边是一位汉族大爷,对面座位是一位维族大叔和他的老伴。虽然彼此不认识,无聊的旅途中,大家伙也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只是大叔两口子普通话实在捉急,所以我们基本上一直都是在灵*对话。
火车窗外的荒漠景观
火车快到莎车时起了沙尘暴,但见天空一片灰*,沙尘天气是南疆的“标配”,但亲眼见到滚滚而来的漫天*沙还是让我感觉颇为震撼。壮观归壮观,沙尘天气对人的呼吸系统可是真心不友好。所以喀什站一下车,几乎所有人第一个动作都是赶紧戴口罩。
第二天,我从旅店前台拿了张喀什地图就一个人出门遛弯。第一个目标直奔心心念念很久的人民广场毛主席雕像。
大名鼎鼎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它可不仅仅是一座宗教建筑,还是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是喀什的地标建筑,被称为喀什的“肚脐”。
中午我吃了一份拌面。有趣的是,这种*本地俗称“拉条子”的面食,在北疆普遍称为拌面,在南疆,我却发现好几家店称之为“拉面”。我概念里的拉面是细细的带汤水的面条,不过想想拌面本身也是拉制而成的(这也是拉条子之名的由来),叫“拉面”也没大毛病。
老城区的手工艺品街区,很有特色的雕塑。
富有民族风情的茶壶雕塑
(制造毡帽的匠人)
第三天,我根据地图和酒店工作人员的指引,找到了传说中的高台民居,这是各地旅游者来喀什的必选打卡地。因为这里保留了一大片经过修缮的富有传统民族特色的民居,和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房子迥然不同,自然很受游客和摄影师的喜爱。
雕花的门窗,这是当地民居的一大特色。走在高台民居幽深的小巷里,时间仿佛凝固了,我沉浸在古朴美十足的氛围里,只有不时出现的电线电器才提醒我身处现代社会。
直到坐上飞机离开南疆,我都还在回味这些天的点点滴滴。*很大,*很美,我希望大家有空都能来看看逛逛,感受和想象中不同的、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