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药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乌鲁木齐是一座总人口万、城区人口万的大城市,虽然在全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排名中位次并不高,但是在*却是鹤立鸡群的存在,首位度位居全国第一。然而乌鲁木齐对*城镇体系的带动力却不够强,没有发挥核心增长极的作用。因此,乌鲁木齐需要联合周边昌吉市、石河子市、五家渠市、阜康市、沙湾市、吐鲁番市、奇台县城、吉木萨尔县城等城市,形成一个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都市圈。今天,就以乌鲁木齐都市圈如果带动*发展进行研究。
一、乌鲁木齐市与全疆城市经济发展现状比较
作为*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和*生产建设兵团机关所在地城市,乌鲁木齐市地处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大城市(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实际测量,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并不是乌鲁木齐,而是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是*的*治、经济、文化中心。
现辖7区1县,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面积平方公里。年七普乌鲁木齐市常住总人口万人,年乌鲁木齐市常住人口万人。根据住建部《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乌鲁木齐市城区人口规模为.41万人(常住人口.65万人,暂住人口.76万人),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
年,乌鲁木齐市生产总值.57亿元。而其他城市明显落后于乌鲁木齐很多,就是*第二名的昌吉回族自治州也与乌鲁木齐市相差亿元;与其他城市相比,各项指标都有明显的差距。全疆第三名的阿克苏地区仅有亿元,第四名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只有亿元,第五名的喀什地区和第六名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都仅有亿元,克拉玛依市刚刚超过亿元,达到了亿元。塔城地区、哈密市、和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吐鲁番市、阿勒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均不足亿元。因此,乌鲁木齐市在经济方面的城市首位度达到了2.17。
二、乌鲁木齐市与全疆城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乌鲁木齐市城市首位度高,中心性强,不利于首位规模城市带动整个城市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从乌鲁木齐的城市首位度来看,城市人口首位度、城市经济首位度、城市投资首位度、城市服务经济首位度、城市居民储蓄首位度等指标均大于2,说明乌鲁木齐市与全疆城市呈现出首位分布特征,尤其是服务经济和经济总量呈现出明显的首位分布特征,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整体区域内大城市缺失(城区人口万至万的城市为大城市),乌鲁木齐为Ⅰ型大城市(城区人口万至万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除了库尔勒市为中等城市外(城区人口50万至万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其余所有城市均为小城市(城区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如喀什市、伊宁市、昌吉市、石河子市、阿克苏市、哈密市、奎屯市、和田市、塔城市、博乐市、吐鲁番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库车市、沙湾市、阜康市、乌苏市、霍尔果斯市、北屯市、阿图什市、阿勒泰市、塔城市等均为小城市,而胡杨河市、铁门关市、新星市、昆玉市、阿拉山口市等相当于是微型城市(我国并没有微型城市的定义),因为这些城市的城区规模还没有奇台县城、莎车县城大。
由于Ⅱ型大城市(城区人口为万至万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缺失性,中等城市少且不完善性等。在缺少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城市体系中,中心城市乌鲁木齐的负担过重,各城市之间不能有效地进行合理分工协作,难以发挥区域的群体效益。该区域城市首位规模中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过大,乌鲁木齐人口约占整个*城镇总人口的26.55%(七普*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人,乌鲁木齐市城镇化率96%,城镇人口约万人),说明整个*的人口和各种要素在首位规模城市分布中乌鲁木齐高度集聚,不利于首位规模城市带动整个城市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小城市规模普遍较小,难以产生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从而造成城市聚集经济效益低,辐射能力差,吸引范围小。有学者认为,城市首位分布是和经济发展的低水平联系在一起的,经济不发达是造成首位分布的原因之一。*乌鲁木齐的城市首位度高达6.4也正验证了这一解释。
(二)全疆城镇距离分散,经济结构单一
城市引力模式指出,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也就是说,两城市之间的距离越近,城市之间的引力越大;反之,距离越远,引力越小。*乌鲁木齐与全疆城市之间的距离都比较远。从乌鲁木齐市到周边地区各城镇的距离最近约40km,最远约km,平均距离为多公里。由此可得知,*城市之间的引力比较弱,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畅,这不仅仅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也减弱了对周围农村地区的辐射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策的调整,乌鲁木齐市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根据《年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乌鲁木齐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8.10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76亿元,增长1.2%,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8.0%,拉动GDP增长5.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0.8:28.2:71.0。这些表明城市的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化发展迅速,使得城市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中心和辐射能力显著增强。三次产业比例一项可以很明显地显示出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城镇的经济结构状况。
虽然乌鲁木齐市周边的呼图壁县和玛纳斯县第一产业比例较高,而其他城市如昌吉市、石河子市、五家渠市、阜康市等第一产业比例都比较低,但是根据实地调查可以知道,其他城市的二、三产比例较高的原因是因为以简单农业加工为主的企业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且主要是以农业为支撑。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乌鲁木齐市周边的区域还是主要以农业为基础而发展的,这大大限制了乌鲁木齐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的发挥。
(三)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镇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缺乏区域城市发展的整体布局规划
由于*独特的地理分布特征,地域比较广阔、城市与城市之间距离比较远、同时行*割据的现象也存在于*的各个地区,首府城市乌鲁木齐市与其周边城镇同样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因此,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提高方面便不可能或很少会从区域整体的层面上来考虑规划与建设问题,导致招商引资及开发建设对周边地区的相互影响考虑不足。一方面缺乏城镇与城镇产业上的配套连接,使周边城镇错失了成为乌鲁木齐市配套产业基地的良机:另一方面周边地区城镇也对乌鲁木齐市的中心建设呼应不足,未能及时有效地吸纳和利用其辐射效应。
三、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镇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一)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的地域性明显
从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隶属度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对外经济联系强度比较分散,但仍然呈现出地域性的趋势,尤其是乌鲁木齐市的近邻昌吉市,其与乌鲁木齐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占乌鲁木齐市对外经济联系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说明昌吉市与乌鲁木齐市的经济联系极其密切,经济联系日渐加强,这有可能是乌鲁木齐都市圈和乌昌经济一体化发挥了作用。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与乌鲁木齐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也比较大,说明石河子与乌鲁木齐市的经济联系虽受到地理距离远的影响,但其自身经济实力比较强,也因此具有承接乌鲁木齐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辐射的能力和条件,对今后成为区域城市等级结构的完善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乌鲁木齐都市圈经济辐射圈层的确定
依据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经济联系强度隶属度和公里数等指标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影响范围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特点。乌鲁木齐都市圈范围包括乌鲁木齐县、大阪城区、十二师五一新区、昌吉市、石河子市、阜康市、呼图壁县、五家渠市、玛纳斯县、沙湾是、吐鲁番市、吉木萨尔县、奇台县、木垒县、托克逊县,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乌鲁木齐市对外经济联系呈现出明显的辐射状:
第一圈层包括十二师五一新区、昌吉市,这是乌鲁木齐市近邻和经济基础比较强的城市;第二圈层为石河子市、五家渠市、阜康市、呼图壁县城,距离乌鲁木齐市距离中等且经济基础也不差的城市;第三圈层包括玛纳斯县、沙湾市、吉木萨尔县、奇台县、吐鲁番市)距离乌鲁木齐市距离比较远且经济发展能力还可以的城市;第四圈层包括木垒县城、芳草湖农场、达坂城区、乌鲁木齐县城、托克逊县城、红旗农场、奇台农场、*户农场、共青团农场、团、团、土墩子农场、六运湖农场、北塔山牧场、团、团、团、团、团等。
四、影响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镇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府*策体制导向导致经济差距扩大
国外经验表明,*府*策、体制对于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策在国家区域梯度推移战略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优先发展首府城市,使乌鲁木齐市迅速成为*唯一的大城市,而偏向大城市发展的*策也使得乌鲁木齐与周边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行*组织方面: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镇行*体制比较复杂,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市采用市辖区、市管县体制;昌吉市、阜康市采取“自治区—自治州—市、县、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体制;石河子市和五家渠市实行“自治区、兵团双管”体制,即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兵团实际管辖,实行“师市合一”模式。这种历史原因形成的体制在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很多方面都成为制约区域进一步发展的体制因素。且各行*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使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多头管理,出现管理混乱,给区域共同发展造成阻碍。
区域规划方面: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镇向国内大多数城市一样,由于行*区域的限制,给区域科学、合理的规划带来困难。各行*区域往往仅考虑本区域的城市、城镇发展,对于像城市群这样的区域发展考虑不多,因此也就无法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解决区域差异问题。如乌鲁木齐市与昌吉市、五家渠市的城市建设虽然连成了一片,但由于体制原因,各城市有自己独立的发展规划,在严重影响了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自己的发展。所有在15年前的7年,*采取行*区划的方法,将昌吉州的米泉市规划入乌鲁木齐市,成为乌鲁木齐市的米东新区(与乌鲁木齐市的东山区合并)。而为了促进乌昌经济一体化发展而成立的乌昌*委试图从体制和行*上来改变城市间经济共同发展的现状,但在实际作用有多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它方面:乌鲁木齐周边都是一些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小城镇,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主体不一样,再加上财*支农*策不尽完善和体制的不健全,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业竞争能力发展缓慢。而在产业发展方面,乌鲁木齐周边城镇没有随着城市化发展带来相应的产业结构转化,工业反哺农业发展滞后,同时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不能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使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大量的人力流失,因此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越来越大。
(二)乌鲁木齐城市经济辐射能力对周边城镇经济增长的影响
1.乌鲁木齐市经济总量辐射力对周边城镇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总量指标基本上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实际能力、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发展潜力,乌鲁木齐市经济总量辐射力对周边城市、城镇经济增长方面的影响以GDP增速、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三个指标为例。
GDP增速:年,乌鲁木齐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3.2%。周边城市经济增长方面,发展最快的是吉木萨尔县,原因是国家级准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主体建设区域五彩湾位于吉木萨尔县。从总体上来看,各城镇基本上都保持在合理的增长速度上,这对于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镇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比较好的条件和现象。尤其是周边城镇围绕在乌鲁木齐这个特大城市周围,享受到了各方面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因此,也使该区域经济成为*整体经济发展中最有经济发展实力的地区。
2.乌鲁木齐市产业辐射力对周边城镇经济增长的影响
产业辐射反映在城市产业转移与承接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过程,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效益评价等指标来体现。
一是产业结构变动。乌鲁木齐都市去哪各城市、城镇在第二、三产业方面的比重有增有减,这主要得益于乌鲁木齐与周边城市、城镇经济结构产业调整有关。最近几年,乌鲁木齐市逐渐将第二产业的比重进行降低,将适量的第二产业进行了迁移,并调整第三产业的结构,在基础建设方面进行了调整。就工业方面而言,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市、城镇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并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据相当重要的比例,这是该区域城市快速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表现,但同时也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比重和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等来反映。财*收入占GDP的比重反映了城市经济质量水平,而规模企业以上工业总产值反映了城市工业的集中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工业发展速度。
年,乌鲁木齐市全年完成地方财*收入.10亿元,比上年下降8.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亿元,下降3.8%;*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3亿元,下降14.4%。在乌鲁木齐都市圈中排列第一位,比排列第二位的昌吉市高了.53亿元(昌吉市年财*收入37.57亿元),比第三名的石河子市高了.7亿元(年石河子市财*收入31.4亿元)。说明在该区域内,乌鲁木齐市财*收入首位度太高,而昌吉市和石河子市的国民生产总值比较高,且增加之中税收的比例也比较大,城市的经济运行质量比较好,但其比例还是比较低,这些将严重影响城市用于科学教育和社会公共事业费用的支出,同时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大打折扣。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数据表明,乌鲁木齐市在该区域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千万亿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反映出来乌鲁木齐市的工业发展速度比较快,而其周边城市、城镇的工业发展速度则相对比较缓慢,这在经济协调发展中体现出乌鲁木齐市的产业辐射不能得到很好的承接。
3.乌鲁木齐市各行业从业人员对周边城镇经济增长的影响
乌鲁木齐市各行业从业人员的流动体现了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人才流动效应,从而对周边经济产生影响,该指标主要从该区域主要部门的人口流动来体现。乌鲁木齐市在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业、建筑业和公共管理事业方面的人员比较多,石河子市从业人员主要聚集于制造业和建筑业,而五家渠市等主要聚集在农林牧渔业,这也充分体现了各城市资源分布与城市功能,但也可以明显看出各城市在产业建设中存在趋同现象,这也正是影响周边城镇经济增长最为重要因素。
五、聚集经济与规模经济在中心城市中的内在推动作用
(一)产业集聚效应所引起的劳动地域分工的催化作用
乌鲁木齐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增长极作用。乌鲁木齐市是欠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各方面的发展都还在为经济增长而努力。因此,乌鲁木齐市各方面还不具备象东中部城市比如北上广深、南京、杭州、武汉、成都、长沙、郑州、青岛那样的经济发展与辐射优势。但其作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各方面的优势已经足够对其周边城镇各经济要素的强劲吸引力,各种经济流也不断向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市集聚,
由此而产生的集聚效应一方面使周边地区各城镇的经济部门节省了在获取各种经济资源和合作方面所需求的成本,提高了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大大减少了城市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用于基础设施及公共事务中的投入。
而乌鲁木齐市目前在处于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经济规模急剧扩大,聚集经济与规模经济的正面效应正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周边城镇正处于城市经济的起步和发展阶段,正需要中心城市向其转移一些相对落后或利润不是很丰厚但仍不会退出市场的产业,为中心城市减轻交通、环境方面压力的同时也为该城镇赢得发展的机会。
(二)低密度封闭性城市系统的辐射力低
随着国家经济、产业*策的调整,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地区各城镇经济处于转型阶段,城市规模、布局、内部结构以及外部形态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乌鲁木齐三面环山,且与各城镇距离都比较远的特征决定了其城市系统是低密度的、封闭的。同时乌鲁木齐市产业聚集度高而市场功能弱、城市基础结构薄弱、环境污染严重的特点使得乌鲁木齐市的城市经济影响力比较低。且*整体区域的城市等级结构及不合理,全疆只有一个大城市乌鲁木齐,其他都是小型城市,没有大城市。因此,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镇之间也没有大型城市的连接,使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除此之外,虽然乌鲁木齐市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6.1%,城镇化率高居全国第二,在全国仅次于深圳市。但其实乌鲁木齐市的城市化水平并不高,且建成区面积大,而城市密度比较小,乌鲁木齐市行*区划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绝大多数地区属于山地、丘陵、戈壁和耕地,呈现大城市、小郊区的特点,96%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内,其中80%的人口又集中在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水磨沟区和新市区四个中心区域,导
致以上区域单位面积人口密度过大,甚至超过了内地部分大城市。如天山区城区每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5万人,已经高于上海*浦区的人口密度。但从整个城市来看又显得城市密度比较低。
(三)中心城市既要集聚又要扩散的困扰
国外的经验表明,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主导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也越来越大。同时大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越强,辐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其辐射范围也就越大,辐射效果也就越好。
乌鲁木齐市是*唯一的一个大城市,由于马太效应,其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方面具有的优势发挥了巨大作用,吸引了周边城市的各种经济要素,充分地发挥其中心集聚效应,但它如何使这些优势向周边城镇经济地区转播和交流,同时又在传播和交流中提升自身的实力是乌鲁木齐面临的困扰,也是阻碍其继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此,乌鲁木齐应该有大城市的胸怀与气度,正确处理和发展其与周边地区经济的竞争与合作发展关系等,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要素流动和与互补作用,实现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镇整个经济圈的共赢。
六、影响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镇经济协调发展其它因素
(一)自然地域特征导致经济发展困难
乌鲁木齐市是距离海洋最远的大城市(注意:这里说的是大城市,而不是所有城市),三面环山,城市依河谷而建,乌鲁木齐市与其他城市的交流职能依靠公路(高速和国省干道)和唯一的沿天山铁路(兰新铁路和兰新高铁、乌准铁路)进行,由此而带来的高昂的交通费用也严重阻碍了乌鲁木齐与周边城市、城镇的经济协调发展,尤其是乌鲁木齐市这个*唯一的大城市对于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被复杂的地理、地形和高昂的交通成本所影响。
(二)历史原因及分散的民族聚集导致社会联系的弱化
*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因历史原因使*与内地的联系呈现一种弱联系状态。乌鲁木齐市是*的首府城市,在这里,古往今来,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融通,因此乌鲁木齐又可以说是中国连接中亚等的重要枢纽,所以它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又是一个民族融合的集聚地,各民族在这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同时又由于各民族生活习性的差异,如哈萨克族多居住在山区地带,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因此各民族整体上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使应该紧密联系的社会关系处于一种比较弱的联系状态。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促进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镇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我们知道,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策、机制、体制的支持,*策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是最大的潜在资本,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策、体制的强大作用,因此,促进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市城镇经济协调发展,同样离不开*策制度的支持。
(一)尽快上报乌鲁木齐都市圈规划并争取国家尽快批复
自年以来,全国已经有先后有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和重庆等6个国家级都市圈获得批复,如果乌鲁木齐都市圈规划能够获批,得到“国家认证”,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
1.可以带动周边城镇和中小城市发展、支撑天山北坡城市群建设,乌鲁木齐都市圈获批于区域是利好
培育发展乌鲁木齐都市圈,通过高速铁路、磁悬浮、轻轨、地铁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都市圈内1小时通勤,推进都市圈同城化,有助于增强乌鲁木齐城市溢出效应,促进乌鲁木齐产业、教育、医疗等城市资源向周边城镇和中小城市扩散,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和中小城市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乌鲁木齐都市圈及周边地区区域经济格局,推动区域内城市发展走向相对均衡。因为在天山北坡城市群中,若说培育发展都市圈以前的乌鲁木齐和周边城镇、中小城市如同散落的明珠,彼此独立、各自闪耀,那么培育发展都市圈以后,乌鲁木齐与周边城镇、中小城市将形成众星拱月般的团体,彼此协作、同频共振,为天山北坡平原城市群建设注入更强劲动力。
2.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型节点、打造西部大开发重要支点,乌鲁木齐都市圈获批于乌鲁木齐是利好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乌鲁木齐,正在由典型内陆城市变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连接亚欧的枢纽城市。纵观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区市和重要节点城市,可以发现:重庆、云南、广西的开放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开放面向东北亚,西北五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开放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在向西开放的区域中心城市中,只有乌鲁木齐是距离口岸和中亚最近的大城市,是西北五省中唯一能够挑起经济发展重担的区域中心城市,也是我国向西开放中唯一具备辐射带动中亚五国发展和经济贸易的城市。以乌鲁木齐为核心培育发展都市圈,将进一步提升乌鲁木齐城市能级、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3.生活便利、资源共享、机会增多、共同富裕,西安都市圈获批于*百姓是利好
从存在壁垒到同城互认,伴随乌鲁木齐都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逐步推进,乌鲁木齐与周边城镇、中小城市间逐渐实现资源共享,生活在都市圈中的老百姓出行将更加便利、生活将更加便捷,并将有机会享受到更大范围内、种类更丰富的城市公共资源。人流物流畅通、经济活力被激发,老百姓有了更多就业选择机会;区域均衡发展,居民收入差距有了逐步缩小的可能性——推进共同富裕有了实现路径。
(二)建立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镇的都市圈协调组织
借鉴国内比较成熟的都市圈成功经验,并根据乌鲁木齐市与周边部城市、城镇的实际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成立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市城镇的协调组织机构,对于处理各城市间利益冲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这一点上,乌昌经济一体化组织机构对于乌昌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就起到了很好的协调作用。
一是成立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市、城镇的协调委员会是有必要的,该委员会对于区域内的区域规划、道路交通建设以及跨城市、跨行*区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协调、共商,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合理联动发展,同时吸纳各方面的优秀意见与建设,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二是建立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市、城镇协调发展决策咨询委员会,为区域内的城市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咨询意见并提出对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市、城镇协调发展的合理有效的,经过科学论证的解决问题方案和决策建议。三是建立一整套服务于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市、城镇协调发展的功能性机构,如专门职能对接小组,负责区域间城市、城镇的日常联系和组织,并对具体的事情做出相应的调查、分析、研究以及解决方案等,同时对周边城市、城镇的区域发展进行规划布局,以适应区域协调发展状况。
(三)促进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镇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镇之间的交通建设
乌鲁木齐市作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是区域内的交通枢纽,起到连接区域内各城市、城镇的主要作用,拥有连接疆内外、甚至国内外的交通优势,但它与周边城市、城镇的交通建设只有“乌奎高速”“乌昌快速大道”“吐乌大告诉”三条高等级公路及、国道和兰新高铁、兰新铁路和乌准铁路等,存在明显的交通建设不足状况。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完善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市、城镇的公路、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铁和轨道交通的建设,提高公路和铁路整体条件,优化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市、城镇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同时,乌鲁木齐市到周边的城市、城镇仅有公路交通形式也是交通不便捷的主要形式体现,尤其是到比较远的城市、城镇,这点交通矛盾便凸现出来。
因此,交通建设作为乌鲁木齐市与周边城市、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应着力于建设周边城市城镇的直达公路,提升现有部分公路等级,加强已有道路交通设施维护与维修,做到整体区域交通统一规划、联合投资、共同受益。除此之外,加快城市交通建设和交通网络信息化的管理体制转变及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也应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
推荐的具体交通建设主要有以下项目:一是建议修建都市圈内轨道交通一体化项目,即修建乌鲁木齐至昌吉的磁悬浮列车线、乌鲁木齐至五家渠的轻轨、乌鲁木齐至阜康的轻轨、昌吉至五家渠至阜康的磁悬浮列车线,实现都市圈内“30分钟交通圈”。二是建议修建乌鲁木齐至喀什高铁(乌鲁木齐—焉耆—库尔勒—铁门关—轮台—库车—阿克苏—图木舒克—阿图什—喀什—疏勒高铁),乌鲁木齐至伊宁高铁(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沙湾—奎屯—伊宁—霍尔果斯高铁),乌鲁木齐至准东城际铁路(乌鲁木齐—阜康—吉木萨尔—奇台城际铁路)。
2.强化乌鲁木齐城市的服务功能,发挥周边小城镇的生产基地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乌鲁木齐市作为*的首府城市,又是*的大城市,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壮大,乌鲁木齐市应该逐渐提高自身城市的服务功能,朝着服务性城市发展,将城市内的主要工业产业等迁往周边的中等城市和小城镇,充分发挥周边城市、城镇的生产基地作用,成为乌鲁木齐市快速健康有效发展的后方支持基地,从而壮大乌鲁木齐市,乃至整个*的经济发展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