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晏澜菲
从年“一带一路”倡议首个实体项目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签约落地,到年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挂牌运行,再到如今一趟趟从连云港驶出的中欧班列串起古丝绸之路沿线的美景和人民,拥有花果山的连云港,正在以开放为笔,书写着现实版的“西游记”。
“获批三年来,我们‘一体两翼’组合大港格局全面拉开,全省首条30万吨级深水航道全面建成,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成投用,主港区40万吨矿石码头被纳入国家布局,多式联运运输体系不断完善。”连云港市委常委、连云港片区管委会主任商振江介绍,连云港港口吞吐量连续三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今年前7个月,港口吞吐量、集装箱量分别达1.6亿吨、.2万标箱,其中车辆出口突破10万辆大关的时间比去年提前2个月,汽车滚装出口量排名全国前三。
3年来,连云港片区“一带一路”合作标杆示范效应显现,“两基地一班列”经营质效不断提升,西向合作持续深化。商振江表示,新亚欧国际陆海联运通道自贸试验区联盟的常态化运行,推动了河南、陕西、安徽等自贸试验区的片区及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的联动发展、协同开放。国际班列线路不断拓展,中亚五国、中吉乌、中蒙、中俄、中土(跨里海)、中欧等6条班列精品线路覆盖个国际货运站点,已形成至土耳其等黑海沿岸国家和至德国等沿线国家的南北两条通道。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累计换装量占全国进出境中欧班列换装量近1/5。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连云港国际班列累计开行列,同比增长30.5%,稳居江苏省第一。中哈物流基地货物进出库量突破万吨,同比增长13.8%;集装箱进出场量15.1万标箱,同比增长24.5%。上合物流园完成物流量.86万吨,同比增长33%,对外开放功能进一步完善。
开放和创新齐飞,连云港片区的发展开启了“加速跑”模式。“我们在连云港片区启动了首单保税与出口货物混拼业务,此项业务满足了客户对小额商品过境及出口中亚的需求,有效整台利用铁路资源,大幅度降低了运输成本。”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祥伟告诉记者,“保税+出口”货物集装箱混拼业务,即保税进口到国内复出境的货物与国内一般贸易出口货物拼装在同一个集装箱内进行发运的运输方式,按照中欧班列现行做法,境内保税转口离境货物与国内一般贸易出口货物不可同箱混拼,必须分别装箱、按照铁路配载要求配成整车皮才能发运,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班列的装箱发运效率,增加了企业运输成本和等待时间。连云港片区听取企业诉求,立足创新贸易监管方式,促进国际运输便利化,探索推出了该模式,截至目前,已发运总计44票.立方米保税货物,累计货值.51美元,为企业至少节约.2美元的运输成本。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港航发展部副部长王宇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欧班列“保税+出口”货物集装箱混拼模式平均可为企业节省76%的运输成本。与此同时,连云港片区的各项创新措施也为企业带来了实惠:“互联网+”公路运力交易平台模式为货主提供“门到门”一揽子解决方案,业务市场拓展至沿海多个港口,延伸了港口供应链;口岸国际班列时效分析系统提升班列发运效率,国际班列整体通关时间压缩30%以上;国际班列集装箱“船车直取”模式促使集装箱过境效率提升75%,企业转运、仓储等成本费用节约60%;进口粮食“边卸边检边装”节约时间成本、运输成本分别达87.5%、60%;铁水联运“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次结算、一单到底”提高逾40%的效率;国际集装箱拼箱业务“先报后装”确保船期货物%按期发运。
下一步,连云港片区将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开展“压力测试”。据商振江介绍,连云港片区致力成为内外联动新标杆,将围绕“枢纽港、产业港、物流港、贸易港”的目标定位,大力提升港口功能。加强口岸通关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完善“单一窗口”功能,健全集疏运体系,加大连云港港与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喀什、二连浩特“一港四通道”建设。完善“两基地一班列”承载能力,探索实施高度开放的国际运输管理,在国际船舶登记、船舶保税维修、国际中转集拼等方面加强探索和政策落地。持续争取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整车进口口岸等开放资质。立足在大宗商品集散、消费品分拨双向发力,以生产、物流等环节为切入点,延伸布局贸易、结算等高价值环节,打造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货物集散基地和商品交易展示中心。
(责任编辑:石兰兰)
来源:中国经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