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最后的藩属国,被它国占领后依旧坚持纳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印度一直在中印边界屡挑事端。

究其原因,就是当年英国在撤出亚洲时,搞了一个印巴分治,同时还通过“地图作业”方式,硬生生制造出一个麦克马洪线。

当然不止是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9世纪下半叶,英国用切香肠的方式,在阿克赛钦、帕米尔、星峡达坂等问题上不断暗地里蚕食中国的领土,给中国制造无尽的伤害。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原为清朝藩属国的坎巨提也被英国盯上了。

在英国的逐步侵蚀下,由中英共管,到最终纳入了英属印度的国土。

坎巨提可以算是我国最后一个藩属国,即使被它国占领,这个小国还依旧坚持向中国政府纳贡,直到年才无奈地停止。

印巴分治后,这块土地被划给巴基斯坦,后来于年中巴划界时,才最终划入巴基斯坦。

但是由于特别的历史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如今坎巨提地区与我国依然来往极为密切,关系亲如兄弟。

从外藩到内藩的漫长岁月

坎巨提对外的名称相当的多,清朝有乾竺特、喀楚特、谦珠特、棍杂,现代则多称为罕撒或者是洪扎。

坎巨提位于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交汇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境内唯一的河流是由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众多溪流汇聚而成的罕萨河,罕萨河自北向南流经坎巨提峡谷后汇入印度河。

年,乾隆皇帝派清军平定了回疆大小和卓的叛乱。

其中一些人逃到葱岭以西,清朝政府致函邻邦,重金缉拿这些逃犯。

与此同时,乾隆还派出远征军予以追击。

在向西远征的过程中,清军将领与沿途的一系列小国建立起贡属关系。

76年7月,清廷驻叶尔羌办事大臣新柱向乾隆皇帝奏报:“坎巨提伯克黑斯娄遣其子来贡金。随酌量赏给。”

从这时起,坎巨提就与清廷有了宗藩关系。

双方约定,坎巨提艾米尔三年向清政府上贡一次沙金,总共是一两五钱,分成十五份用黄绫包裹,俗称“十五塔哈贡金”。

清代沿用了我国历史上抚驭外藩的羁縻政策,事实上就是一种怀柔策略,不强迫对方。

坎巨提向中国纳贡77年,既非武力征服,也非条约束缚,可以说完全出于主动。

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使坎巨提不缴贡赋,清政府也不一定会对其表示诘责。

所以,坎巨提入贡中国近两个世纪,主要还是由坎巨提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

坎巨提人口稀少,物产匮乏。

年时,坎巨提共有25处村庄,全部人口七千余人。

虽然农畜产品基本可以自给,然而工商业却极其落后,境内甚至无市集以供交易,所需生活日用品完全依赖在蒲犁、莎车等处的易货贸易。

坎巨提并不产金砂,但是与中国朝贡贸易时,却不贡土产而纳沙金,在经济上很不合理,但是在收益上却相当的丰厚。

当时坎巨提“年贡是价值卢比的5袋碎金沙,作为朝贡的回赐,返回坎巨提的使臣会得到总值约为卢比的赏赐和大量绸缎。”

这还只是国家的例赏,喀什噶尔道的地方官员也要给予附赏,并且对于使团的每个成员也有赏赐。

另外,坎巨提与新疆南疆地区唇齿相依,相同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使坎巨提人与蒲犁民众感情深厚。

每年在坎巨提贡使返回时,蒲犁阿奇木伯克也都会馈送大量的毡、绳、毛袜等毛织品。

所以,坎巨提米尔总是试图通过年贡获取更多的利益,并且也在琢磨着进一步提升与清廷的关系。

年夏,以迈买的明、阿布都拉和倭里罕为首的几个和卓后裔率五百余人潜入中国新疆境内,窜至距离喀什噶尔80余里的大阿尔图什庄,煽动数千“白帽回子”叛乱。

在清廷平定这次叛乱活动中,坎巨提米尔夏孜牌尔率部参与其中,为清廷效力。

清政府为表彰其忠诚勇敢,将位于莎车城西三十里外的热瓦奇庄赏赐给坎巨提艾米尔。

从这时起,艾米尔就享有热瓦奇庄出产的所有农产品,并拥有租权。

当然,这块土地的所有权依然归于清政府,但是使用权却属于艾米尔,艾米尔可以世袭,但不能买卖。

清政府赏赐坎巨提艾米尔的田庄,属于八旗旗地中的官员庄田,而不是“王庄”。

但这次赏赐事件说明,最迟在同治初年时清政府就已经把坎巨提视为我国固有领土,官修的《大清一统舆地图》也开始将坎巨提绘入我国版图之内。

年,艾赞木汗被其子萨福德·阿里弑杀。

萨福德·阿里即位后不足以服众,后来还是清政府赏赐给他四品顶戴花翎,才确定了他的汗位职衔。

这足以说明,在当时的坎巨提民众心中,对清政府的统治是认可的,他们已经把清政府赏赐顶戴花翎看成是新任米尔合法即位的标志。

奇特的中英两属关系

随着英国在亚洲力量的增加,它与当时的沙皇俄国的碰撞和摩擦日益加大。

这时,坎巨提的重要战略位置引起了英国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