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遍中国的旅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包子,各种做法和味道,如果你问我哪里忘不了包子,肯定是新疆喀什的烤包子。
第一次在喀什市叶城县看到烤包子,是在维吾尔族餐厅的烤箱旁边,有一张小桌子,前面写着“维吾尔烤包子”,桌子上,不锈钢平盘上有一堆半个手掌大小的东西,鼓鼓囊囊的,又短又厚,黄白相间的皮肤上覆盖着白色的芝麻籽,被烧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与烤馒头不同,烤馒头上盖着围巾,表示要趁热吃,于是买了一个,大概两三块钱,我拿在手里边走边咬,当然是羊肉馅了,第一次品尝这种外观酥脆,里面嫩滑的包子,感觉还不错。
其实第一次吃烤包子的时候也没觉得太惊艳,可能是因为我状态不好吧,叶城县属于喀什市。虽然不与西藏接壤,但却是新藏线的起点,那一年,我丢盔卸甲地被维族兄弟从死人沟里捡回来,精神和身体都受到了打击,长期高原旅行带来的醉酒让我疲惫不堪,无精打采。
过了几天,我恢复了,就到了喀什,第二天早上,我兴高采烈,无脑地在喀什老城区闲逛,临近中午的时候,你拐到了艾提尕尔清真寺后面的一条街上,那里有一排卖新鲜羊肉的店铺,就算价格是公斤,你也会觉得便宜,街对面有几个鸽子汤、烤肉、抓饭的,但是有很多人在门口看到一个摊位前等着,几个年轻人在里面的案板旁边忙碌着,鲜红的羊肉馅,夹杂着白皮白齿(洋葱),堆成小山一样,店门口一侧有一个巨大的馕坑,一个高鼻子瘦鼻子的维吾尔族帅哥,正斜着身子从坑里拿东西。
再仔细看,帅哥用长柄笊篱从坑里捞出一堆烤馍,倒进桌子上的不锈钢盘子里,叮当作响,再探头进馕坑,坑壁上挤满了馒头,就像一个满满的电影厅。
回到喀什,你会蹲在热馕坑旁边,大嚼酥脆嫩的烤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