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行终于来到地处喀喇昆仑山以北、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和田市。这是一座被称为新疆最南端的城市。我们来去匆匆,只是一瞥。虽然交通相对闭塞,但城市的基础建设依然留给我不错的印象,很有些内地城市的发展势头。
和田市政府一带的街景。
(.07.14)早上8点30分,我们在楼下的小店吃上了难得的豆腐脑和包子,好久没见到这些熟悉的味道了,我都有些激动。
和田当地的广播发射塔。
考虑到我们下一个目的地-民丰县城真正靠近大漠,自然条件更加恶劣,蔬菜、水果都不是很多,而且价格昂贵。干脆我们“人未动粮草先行”。9点整我们来到宾馆附近的一处农贸市场,先后选购了西瓜、番茄等。
昨晚满街跑找住宿的路上,我就曾远远看见灯光下《毛泽东会见库尔班大叔》的雕塑。这座位于和田市政府广场上的雕塑简直就成了和田的城市标志,夜色中生出敬畏,也让我们共同铭记了一段历史瞬间。所以当我真实的站在这所雕像前,依然有种说不清的亲切感。
当然,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雕塑背后的故事。塑像中主人公之一的库尔班大叔,系和田当地的农民,全名库尔班.吐鲁木。他从小就成了孤儿,童年是和地主家的牛羊一起度过的,成年后过着被奴役的生活,正是新疆的解放,他才得以重返人间,过上有尊严的幸福日子。说起他的最大心愿,就是能亲眼见到恩人毛泽东。没想到在新疆自治区政府的帮助下,库尔班大叔还真远了自己的梦。年6月28日,一生历经坎坷的他终于在北京的中南海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对于库尔班的远道而来,史料记载当时的毛泽东也很感动,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新疆的老百姓多好啊”!
一提起和田,很多朋友都会下意识脱口而出“和田玉”。没错这是一个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的羊脂玉自古以来就因洁白温润的品相闻名海内外。我们自然不会错过眼前的机会,哪怕是欣赏也好。在和田市府广场的周围我们走进了一家家玉石店。如今拇指大小的一块和田籽玉佩件已经售价高达近万。MYGOD!一方面确实因为原料的骤减,另一方面也是“炒石”的后果。
我还记得喀什的林师傅跟我们说过,他的童年就生活在和田,他和小伙伴们常去玉龙河玩耍,也常捡一些漂亮的石头。有的人家干脆搬两块玉石放在自家门口当坐石。根本不当回事,也不知道它的价值。他还记得十年前“炒石”之风涌起之时。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蜂拥到了和田。那时玉龙河中大型挖掘机成百上千蔚为壮观。玉龙河也不知道被翻了几遍底朝天,今天的玉龙河据说还可见得到千苍百孔的伤痕。我觉得玉石固然好,生态更重要。
和田玉,价值不菲。
在市府广场附近终于如愿找到邮政所。在加盖邮戳时,我意外的发现柜台中的年北京奥运会纪念明信片。我记得自己当时就没有买到,一度懊恼。这简直就是喜从天降啊,我正盘算着要不要把柜台里的都包圆,却左等右等不见工作人员。一打听,掌管钥匙的工作人员上午可能不来了。真的让我很惋惜,近在咫尺却失之交臂。为了不耽误时间,我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好遗憾放弃。事后想想,也许这正是新疆与内地的差异,人们的时间观念很是淡漠。
沙尘暴中的贩瓜人。
在和田“三宝”中,除了玉石、地毯外就是被称为“艾得莱斯”的丝绸。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经过独特的扎染技术处理后,图案层次分明,花色艳丽。绸质地柔软、轻盈飘逸。由于极具新疆歌舞之乡、瓜果之乡的浓郁民族风情,再加上便于携带的特点,备受各国旅人的喜爱。
我在喀什时就曾见到“艾得莱斯”头巾,当时就想买来当作礼物送给我太太,感谢她多年来对我旅行的支持!因为这是和田特产,一想到我们反正去和田,想当然那里肯定有更多的选择。没想到这是一厢情愿的事。为了这条头巾,我们穿越了大半个和田市区。从古鲁巴格商贸中心到红星购物广场,再到艾提卡大巴扎。几经辗转始终也没见到正宗的“艾得莱斯”头巾。一次次的失望,真是莫名其妙的不解。由于先前电话里跟太太夸过海口,顿时心生尴尬。
我们一行在和田库尔班大叔雕像前合影。
外面起了风,树摇沙飞,满天昏黄。近11点,伴随着沙尘暴的漫卷,带着遗憾的我们悻悻离开了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