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援喀路,一生援喀情,来了就是喀什人!”不论是在上海还是在喀什,大家以喀什大学教师的身份开始了紧张有序的网络教学过程中。喀什大学今年有7位教师援教,在本学期开始,疫情延迟了来校报道的时间,但本学期开学初,还在上海的老师们就陆续接到了喀大网上教学的任务。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对学生来说较难。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如何把学生吸引回课堂,提高上课兴趣?这些是饶平平老师网络教学经常思考的问题。为了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他建立了课程网站和班级钉钉群,融入三维可视化BIM技术,结合虚拟施工动画,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气氛活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教学,旨在让学生增长知识、技能和理论,为此,喀大援教老师根据专业特长,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凌本新和马险峰分别是艺术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的专业教师,同时又兼任着本学院副院长职务。尽管职务繁重,但在网络教学上也是尽心尽责。《标志设计》是凌老师所授的专业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他特别注重课程思政的引入。如在讲解标志设计时引导学生想象未来身为一名设计师所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设计创意主题时,让学生注重传递阳光、环保、健康等积极向上的设计精神。《工程地质》是马老师所教的专业课程,经过认真探索,形成了钉钉直播+中国大学MOOC资源+慕课堂互动+课后问卷调查等的混合教学模式,赢得了学生的好评。
王润锴和高川是两位80后教师,网络教学也锻炼了他们的教学能力。王老师采取钉钉网直播的方式,以案例式教学为手段,通过引入身边的例子及典型的科研、工程案例,渗透着思想教育的内容,提升着学生的思想素质。高老师教学注重师生交流,他用直播语言(打数字)、弹幕评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克服了网速慢带来的学习障碍,教学效果良好。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老师们坚信,疫情期间我们坚守在教学岗位进行线下教学;疫情过去,我们也要像今天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热心工作。“进了喀大门,就是喀大人”,今后的日子里,只有更加勤恳踏实的工作才能与喀什大学师生一道,以校为“家”,贡献出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
(喀什大学饶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