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此次讲话具有非常强的*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邱枫指导学生进行普通话练习。董立人供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发展和自由决不能离开共同体,他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从来都是把人放在一定的关系共同体里进行考察的,而不是强调单独的、孤立的、抽象的个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具共同意识的民族,五千年文明灿烂不息,历经磨难而不分裂,形成了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有共同认同价值融通、流动、交汇的有机体,是历经五千年风雨锻造而成的“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国情,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等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和关于民族理论及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的百年历程,*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这条道路的优秀实践成果之一。
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年8月24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强调提出:“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年10月,*的十九大正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章。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
年8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20次提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充分说明它的极其重要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要通过对过去发展历程的回顾,了解其丰富内涵;二是要注重培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完善*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巩固“五个认同”。至此,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巩固“五个认同”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国家的生命线。认同是团结的前提和根基,没有认同,团结就是无本之木。
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充分说明新时代新征程固化“五个认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所起的至关重要作用。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既要靠执**的坚强领导、雄厚的物质力量、丰富的精神力量、完备的制度和法治体系,也离不开各民族成员心理的认同和思想的统一。
一要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高度认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各族人民都要强化自己的国民意识,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家才能繁荣富强,个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要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我国是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而凝聚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每一个民族都和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血肉相连。我国各民族从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深刻懂得,只有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国家兴旺发达,各民族的权利、发展才能得到保证。在年9月27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我们要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起来,创新方式载体,推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等。各民族都要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和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
三要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根植于当代伟大实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当今世界文化、经济、*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文化认同既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又是民族团结之根,还是民族和睦之*,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才能谈得上其他的认同。因此,要在各民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到医院看望*少数民族儿童(左一为作者),并为他们购买棉衣和玩具。董立人供图
四要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的高度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民族工作的新任务、新特点、新趋势、新需求,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五个认同”。从过去的“四个认同”到后来的“五个认同”,增加的是对中国共产*的认同。*的百年辉煌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强中国,也只有中国共产*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中国共产*之所以成为我们宏伟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在认同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当前,我们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如果没有共产*的坚强领导,这种共识是不可能达成的。因此,今后还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更加自觉地加强执*能力建设,践行“四个自我”,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先进性。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对一切违背和危害*的领导、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安全、国家*权、制度和法治、损害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与斗争,这是维护各族人民共同利益之所在,也是各族群众的*治底线,坚决不能动摇。
五要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客观事实,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带领中华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极大地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共识,不论是促进民族团结,还是确保各项事业发展,都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正确*治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和人民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是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强化各族人民对“五个认同”的高度认同度,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要团结一致、凝聚力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作者董立人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专家成员、*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敏、姑扎丽努尔·托乎提系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中国民族教育》杂志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