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聊外西北。在正式节目没有开始之前,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功课。
外西北是一个新名词,位于*以西,大致包括今天中亚的斋桑泊周围地区、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七河流域、伊塞克湖周围地区和绝大部分的帕米尔高原,总面积大约为54万多平方公里。
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包括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州全部、东哈萨克斯坦州的一部分和江布尔州的一小部分,还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大部分领土。
这里拥有中亚最湿润的气候,最丰美的草原,最多元的文化以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汉朝的西域都护府,到大唐的安西和北庭都护府,外西北这片丰饶的土地被大家牵绊了两千年。
从17世纪开始,内亚大陆新崛起了强大的准噶尔汗国。它以伊犁为牙帐,统治着天山南北,囊括了西起巴尔喀什湖,北越阿尔泰山,东到吐鲁番,南至南疆,西南至楚河、塔拉斯河一带的辽阔地区。
巅峰时期,准噶尔汗国的兵锋直指漠北喀尔喀蒙古、哈萨克草原、青藏高原、中亚穆斯林绿洲和西伯利亚南部,面积最多达万平方公里。它的人口有多万,其中核心的准噶尔人大约有80万,拥有30多万雄兵。
从噶尔丹开始,一直到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准噶尔汗国达到了极盛,为了恢复昔日蒙古帝国的荣光,它与南方的大清爆发了长期而猛烈的战争。
康熙帝三征噶尔丹将外蒙古纳入版图,“驱准入藏”将青藏高原纳入版图。雍正帝时爆发了激烈的和通泊之战和额尔德尼昭之战,双方各有胜负,谁也没打服谁,最后决定议和。乾隆帝即位后,双方约定以阿尔泰山为界,分割疆土。
准噶尔汗国表面上看强盛一时,但作为游牧民族,永远也摆脱不了“胡虏无百年之运”这一历史铁律。
准噶尔汗国作为一个游牧集团,是由很多部族组成的松散的联盟,这种联盟先天就很脆弱,一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瓦解。另一方面,难以预测的天灾和瘟疫,随时也会让帝国遭受灭顶之灾。
年,面对中亚塔什干和突厥斯坦的叛乱,以及北方俄罗斯人的挑衅,噶尔丹策零集结人马准备对敌人报以颜色。谁知一场瘟疫席卷整个汗国,一代雄主噶尔丹策凌也死于天花之手。
从此,运气不再眷顾这个雄霸好战的帝国,短短几年后,曾经威震内亚的准噶尔汗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我们伟大的西域、包括美丽的外西北,终于迎来了回家的那一刻!
01内讧
噶尔丹策零有三个儿子,长子达尔扎是庶出。嫡子策妄多济那木扎勒是嫡出,顺理成章继承汗位,史称阿占汗。幼子策妄达什也得到了部分王公的拥戴。因此,策妄多济那木扎勒虽然上位,但统治基础非常不稳固。
阿占汗即位时年仅13岁,“童昏无行,恣睢狂惑”,也就是昏庸残暴,滥杀臣属。好在他的姐姐乌兰巴雅尔和姐夫赛音伯勒克一直辅佐规劝这个弟弟,所以准噶尔汗国的国家机器勉强还在运转。
但是阿占汗慢慢就长大了啊,4年后,他已经17岁了,就开始嫌弃自己的姐姐、姐夫多管闲事。进而猜疑自己的姐姐要学俄国的女沙皇伊丽莎白一世,要取代自己,慢慢开始对姐姐心生忌恨。
阿占汗仿效彼得一世的做法,突然对姐姐下手,将她抓了起来,关押到南疆的阿克苏。
这样一来,姐夫赛音伯勒克自然就不干了,于是秘密联络老大达尔札,准备废掉阿占汗。战斗打响后,阿占汗这个熊孩子一触即溃。他被刺瞎双眼,关在阿克苏。
接下来,乌兰巴雅尔夫妇拥立达尔札为汗。达尔扎在执*方面颇有建树,与清廷和哈萨克改善关系,对外抵俄国南侵,并得到了西藏教廷的承认。
但是达尔扎有一个问题始终回避不了,就是他不是嫡出,是庶子,这就很难服众。所以他继位一年后,有一帮贵族就打算废了他,拥立嫡出的老三策妄达什。
年,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撒纳、和硕特部首领班珠尔以及达什达瓦等人谋立策妄达什为汗。计划很快泄露,达尔扎收到消息后,先下手为强,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及其支持者。
但也有漏网之鱼,达什达瓦手下有一个人叫萨喇尔,他带着自己的亲信部众人从青海逃亡到大清。这是第一拨因为准噶尔内乱而投清的准噶尔贵族。
达尔扎下令猛将大策零顿多布的孙子达瓦齐去追杀萨喇尔,伺机找借口把他铲除掉。这时,著名的搅屎棍阿睦尔撒纳秘密联络达瓦齐,认为达什达瓦被达尔扎消灭后,接下来就轮到你了。这时,达瓦齐正好接到达尔扎要求他立即去伊犁开会的通知。
达瓦齐心知肚明,这哪里是叫自己去开会,这就是要拿自己开刀。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和阿睦尔撒纳一商量,决定反了。
二人本想着投清,但达尔扎有所防备,向东不行,只能带领少量亲随向西投向哈萨克。而他们的家属,则都被达尔扎俘获,统统关押到了伊犁。
02达瓦齐称汗
阿睦尔撒纳和达瓦齐二人狼狈逃到哈萨克,请求*治避难。老谋深算的哈萨克阿布赉汗认为这是一次削弱准噶尔的好机会,于是就收留了他们。
作为世仇,从巴图尔台吉执*时期,哈萨克就不断遭到准噶尔的袭击,曾经一度被打得大败亏输,老百姓流离失所,甚至被赶到里海地区挖草根吃。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哈萨克决心利用准噶尔人内乱的机会,直接插手准噶尔各派势力的权力斗争,拉一方打一方,攻强助弱,从中渔利。
与此同时,阿睦尔撒纳和达瓦齐逃亡哈萨克的消息也传到了俄罗斯,嗅觉灵敏的俄国人立即从奥伦堡派遣了两位将*,与二人取得了联系。
俄国人为啥对二人如此上心?主要是他们的心思和阿布赉汗一样,从中看到了占便宜的机会。
这边的达尔扎怕夜长梦多,立即派遣3万大*,奔着哈萨克汗国杀过去了:你看着办吧,要不给人,要不砍人!
阿布赉汗顶不住压力,准备交出二人。危急时刻,二人紧急逃回塔尔巴哈台,暗地里策划暴动。
达瓦齐虽然是名将之后,但一无谋二无勇,面对困难一筹莫展,只会哭鼻子。反观阿睦尔撒纳有胆有识,沉着冷静,头脑清晰。他对对达瓦齐说:“与其束以待擒,何若铤而走险,兵法所谓往呃其吭者也。”意思是,你光哭有什么用啊,咱们现在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冒险一搏吧。
阿睦尔撒纳杀掉了自己的哥哥和岳父,夺取了他们的*队,逐渐聚拢起1人的精兵。然后在内应的配合下,昼伏夜行,翻山越岭,直奔伊犁。
兵贵神速。年的11月27日,达尔扎还没做好准备,阿睦尔撒纳和达瓦齐已经杀到伊犁,顺利实施斩首行动,达瓦齐被扶上大位。
03平定达瓦齐
阿睦尔撒纳是和硕特部拉藏汗的孙子,策旺阿拉布坦的外孙,身份十分尊贵。他认为达瓦齐的才华不如自己,就积极暗中发展势力,意图取而代之。年,他请求获得伊犁以北地区的统治权,结果遭到拒绝,因此心生不满。
不久二人开始争权夺利,大打出手。阿睦尔撒纳故伎重施,用高档的布哈拉绸缎和武器,请求阿布赉汗施以援手,终于从哈萨克汗国换来了头良马,头骆驼和0大兵。于是两家共同出兵,哈萨克人攻占伊犁,焚毁了扎尔固寺和海努克寺,也算是为哈萨克人洗雪了百年国耻。
不过阿睦尔撒纳好景不长,缓过气来的达瓦齐从博尔塔拉发动反攻。年,由于没有哈萨克人的配合,阿睦尔撒纳的老巢塔尔巴哈台被攻破,阿睦尔撒纳败退至乌梁海地带被达瓦齐不断追击,最后不得不率领2万多人归降大清。
阿睦尔撒纳的归降,在清廷一石掀起千层浪。乾隆帝高规格接见了阿睦尔撒纳,并封他为亲王,并想利用他带路,趁机大举进攻准噶尔。
乾隆帝急于铲平准噶尔是有原因的。因为准噶尔内部爆发的持续内乱,导致国力衰落,这给清朝和俄国都提供了机会。几乎在同一时间,俄国和清朝都在制定出兵准噶尔的计划,如果俄国抢先一步,那么*就可能永远没有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乾隆帝希望朝廷上下一心,彻底解决*问题。只是大臣们对于雍正年间的惨败记忆犹新,纷纷起来反对,只有傅恒一人表示支持。最后,还是乾隆帝力排众议,亲自拍板形成决议。
战略上,乾隆帝认为必须要用“蒙古行走之法”,以轻骑兵进行远距离进攻,速战速决。因此,他只允许士兵带少量的肉干和干粮,除此之外就只能就地补给。
乾隆帝计划两路出击,分别从哈密和科布多出发,原定时间是年秋季。
阿睦尔撒纳则认为秋季时节,我方马肥,对方也会兵强马壮,这时出兵等于硬碰硬。但我方马匹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用精饲料快速催膘。因此建议不如趁早攻其不备,一战而决后患。乾隆接受了此建议,将出征的时间提前到春季。
大*方针已定,下一步满清*府全力备战。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马匹、粮草和牛羊,分别从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和内外蒙古调遣*队,在边境进行集结。
按照俄国人的说法:
“清帝国当局和司令部忙坏了手脚。”
“清*司令部决定让全体士兵骑马,这就掀起了大规模强征战马的浪潮。当局毫不犹豫地收走了在外贝加尔守卫俄中边界的边防*的马匹和骆驼,并在半路上不管商人们的死活拦截商队,夺走他们的马匹和骆驼,一切服从于准备决定性的进攻。”
“每个士兵都装备了火枪、马刀、梭镖、40支装的弓箭,部队还拥有强大的炮兵。”
总之,完全是举全国之力来准备进攻准噶尔。
年二月,乾隆帝调集5万士兵、14万匹马,以阿睦尔撒纳为向导,兵分北、西两路向准噶尔杀来。一路上,清*势如劈竹,“准噶尔部落人众,各带领鄂托克,陆续前来投诚者甚多”,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两路大*就在距离伊犁公里的博尔塔拉会师了。
然后,清*渡过伊犁河,占领了准噶尔的老巢伊犁。达瓦齐不甘心失败,率领万余退至伊犁西南的格登山,负隅顽抗。失败后投奔天山以南的乌什,结果为乌什城伯克霍集斯擒获送交清*。
04平定阿睦尔撒纳
清廷消灭达瓦齐后,决定将漠西卫拉特蒙古一分为四。封车凌为杜尔伯特汗,阿睦尔撒纳为辉特汗,班珠尔为和硕特汗,噶勒藏多尔济为准噶尔汗。并按功劳晋封阿睦尔撒纳为双亲王,食亲王双俸,可谓待遇甚厚。
但阿睦尔撒纳并不满足。他归附清朝,本就是一个策略,现在借清廷之手已把自己最大的对手达瓦齐势力消灭,统治四部卫拉特成为他下一个目标,他就是要当四部总汗。
阿睦尔撒纳公开不用清旗,不穿官服,不戴清廷所授*带孔雀翎,不用清朝所颁官印,并启用噶尔丹策零时珲台吉菊形篆印,调兵九千,布置到布鲁特和哈萨克边境,拥兵自重。
对阿睦尔撒纳的这些行为,乾隆帝早有察觉,便命令阿睦尔撒纳早日入觐,欲在其到达内地后将其剪除。诡计多端的阿睦尔撒纳也察觉到事情有变,急驰到伊犁,公然反叛。
年,阿睦尔撒纳宣布重建准噶尔汗国。8月29日,阿睦尔撒纳包围了定北将*班第的留守*队,清*只有人,班第兵败自杀。
面对突变的形势,乾隆帝及时采取了果断措施。九月,乾隆帝重封卫拉特四部汗王,旨在稳定卫拉特贵族之心,解除后顾之忧。然后立即组织第二次远征。
年二月,西路*由策楞、玉保统率,北路*由哈达哈等统率,向伊犁进发。
阿睦尔撒纳反叛后,并没有出现如他所预期的纷起响应的局面。由于内部一盘散沙,他无法组织有效抵抗。为缓兵计,他曾两次伪装投诚,并取得清*信任,停止对他的追剿,赢得了喘息时间,致使清*在近一年的追剿中无所进展。
年二月,乾隆帝调整统帅,决心全歼阿睦尔撒纳。命成衮扎布为定边将*,兆惠为定边右副将*,车布登扎布为定边左副将*,调集满洲、索伦、蒙古、察哈尔、吉林等地兵马,兵分两路,再次征伐准噶尔。
这时准噶尔内讧不已,加之部落内天花流行,人畜大量死亡。六月,清*几乎兵不血刃顺利抵达伊犁。阿睦尔撒纳再次逃入哈萨克阿布赉汗处。
这一次阿布赉汗经过一番审视度势,还是决定带着他的人头,向清朝投诚。没等他动手,狡猾的阿睦尔撒纳就觉察了,于是带着妻儿,连夜盗马沿额尔齐斯河投奔俄国塞米巴拉金斯克要塞。
清廷向俄国交涉,要求他们交出阿睦尔撒纳,但俄国以各种理由拒绝清廷的合理要求。后来,阿睦尔撒纳因为染上了天花,病死在托搏尔斯克,年仅35岁。
阿睦尔撒纳死时,准噶尔境内的反抗斗争并没有停止,被袭扰的清*东奔西走,苦不堪言。考虑到准噶尔之前曾反复的叛乱,而且大清已经在准噶尔花费了近2.5亿两白银,死亡的士兵和老百姓数以十万计,再加上俄国一直在背后使坏,所以经过激烈的探讨,乾隆帝最后下定决心:“尽行剪灭,永绝根株”。
年,乾隆帝命令兆惠,对准噶尔人不要手下留情,必须屠尽。得到命令的清*全体出动,前后有30多万准噶尔人死于屠刀之下。只有逃到俄罗斯境内的三四万人活了下来。
05结束语
天山北路已平,清*随后抵达喀什噶尔,又平定了支持大小和卓叛乱。这年秋天,天山南路完全平定。自此,包括外西北在内的西域全境归属大清。
就这样,西域时隔千年再次被纳入到中央王朝的版图。志得意满的乾隆帝将西域改名为“*”,取故土新归之意。此时的大清帝国版图已经扩张到万平方公里,并且稳稳地保持了年之久。
随着清帝国的由盛转衰,命运多舛的外西北又又占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未完待续)
文/来源于凭阑听史,敬请大家点赞、收藏、分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