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的故乡之外,还没有哪一块土地能够像*这样让我*牵梦萦,流连往返。
在我还没有来到*之前,我的心绪早就随着王洛宾先生的*民歌飘到神美的*去了。
当我踏上了*的大地,*的历史在我热烈的追寻和真心的叩问之下便一页页地展现在眼前。*的美,是大自然的恩赐。这里,冰川雪岭与湖泊溪流共生,高原山水与沙漠戈壁相映,拥有多个景点,居全国首位。这里是世界四大文明交汇点,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连接中亚欧洲的交通枢纽,古迹众多,多民族民俗奇异交融。
*,做为共和国版图上的一个自治区如今已经被人们熟悉和了解,但是,*的历史又有多少人知道和能够进行解析呢?*各族人民做出的奉献又有谁做过细致的统计呢?在许多人的想象中,*是单纯的,没有色彩的世界,我没来*之前也是这种印象,我还曾怀疑过,*的文化是苍白和脆弱的。当我走进*,才发现这里的绚丽多姿和五彩缤纷,我忘情地投入到这里的山水和各旅人民的中间,用自己的身心感悟着这片土地的博大和各族人民的豪放和真挚。
我真诚地捧起*,用心仔细地阅读和咀嚼。其实,阅读*的历史,就等于阅读一本厚重的史书,就是在接受一种教育,这种教育是深层次的,刻骨铭心的。于是,我更加迫不及待地打开*这本历史长卷,品读*的前生和今世,品读*的欢乐和幸福,品读*花样的年华。
花儿一样的魅力*
此次到*,我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解读*的历史和人文风情上,随着对*历史了解的深入和加深,我对*的前身——西域的认识也就更加深化了,这是我解读*的基础,也是我融入*的契合点。
“西域”做为一个地理概念和历史概念,除了*人和研究*地理历史的人之外,很少有人能够把它的内涵说清楚。其实,历史上的西域大多指的是玉门关以及阳关以西的地区,准确地说吧,西域广义上的内容是指古代的中亚地区,狭义上的西域指的就是*。
翻阅中国古代史,寻找“西域”一词,需要你到汉代的历史中去寻找。张骞受汉武帝的派遣,历经千难万险,两次出使西域,他和同行兵卒们的足迹遍布乌孙、月氏、大宛、康居诸国,由于地理、气候等诸多方面原因,张骞没有到达汉武帝派他出使西域“断匈奴右臂”最初的设想,但是,张骞是个聪明人,在西域那块“摔倒了,抓起一把土里面就有金子”的地方,他带回了有关西域诸国的情况和信息,在历史上被称为张骞“凿空”西域,从此,西域便写入历史,直到19世纪中叶,“西域”才被“*”这一称谓所取代。其实,无论叫“西域”也好,称之为“*”也罢,这块辽远的土地都是共和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写在历史当中的,谁也没有理由怀疑或者对这块土地想三想四。
当我触摸到这段历史,我对*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我的眼前浮动着的,是西域多民族的交融与欢乐。在这个多元文明共存的地方,人们使用的语言多达数十种,从今天*多民族的和谐共存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历史上这个区域曾经的繁荣与发达。这块土地是一块混血的土地,在四十多个民族的血脉中,中华民族是这血脉之中的根本血脉。
说西域,话*,我们怎么敢忽视丝绸之路这个话题呢?
丝绸之路全长七千多公里,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敦煌、玉门关,然后进入*境内。东、西汉时期,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成南北两道,西道依昆仑山北麓西行,经现在的若羌、且末、民平、和田、莎车等地。北道沿天山南麓西行,过吐鲁番、考耆、库车、阿克苏,在喀什与南道会合后,翻越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然后进入中亚大宛、康居、奄蔡等地。继续西行之后,经伊朗高原到达黑海和地中海地区,向南行进,便会抵达印度和阿拉伯半岛。这条丝绸之路,先是承载着商业贸易的作用,后来又发挥着传播文化、思想和宗教的作用,丝绸之路为*带来了文明、富庶和辉煌。历史是发展的,在历史发展的演进中,*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以及艰辛,直到共和国成立,*各族人民才在这片土地上站立起来,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做为太阳对面的地方,总能给人以神奇的经历和故事,这片土地让人返朴归真,让人走进后便能寻找到返归自然的纯粹人性精神,这种人性精神的内涵就是真挚和善良。
进入新的世纪,共和国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