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中学,离上海公里,是距离上海师范大学本部最远的附属学校。尽管如此,距离也并未能够阻隔大学部与上师附喀之间的联系。
2月14日开始,根据上师附喀的实际需求,在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副处长郭长江老师、上海师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昌来老师、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老师和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中学特级校长肖铭的支持下,人文学院单虹老师带领对外汉语学院六位研究生助教老师为31名少数民族教师的普通话培训量身定制了线上课程。课程包含教师授课+自学辅导,每天助教打卡督促、反馈,一周一次助教主持小组学习交流。
为期八周的培训课程刚过半,上海突发疫情。虽然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但疫情之下培训班不受影响,这条跨越五千多公里的“空中走廊”依然畅通。
普通话培训班的主讲教师是人文学院单虹老师,对于工作她用心用情,始终把培训少数民族教师的普通话当成一项事业在做。
单老师是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是普通话培训的专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年随专家团赴上师附喀综合指导后,非常关心上师附喀少数民族老师的普通话培训问题。她精心钻研、勇挑重担,有针对性地设计了8周的培训课程,实质性推动上师附喀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培训项目开展。
疫情之下,她心中仍然牵挂着远在祖国*的31位老师的普通话学习情况。除了自己上课,每周6个小组助教的集体授课,她都会进去听。每周助教收集到的打卡录音,她也会听,并且对31位学员的情况分类记录。一周下来,还要组织助教老师反馈小组成员学习的情况,进行集体备课交流,花费了大量的心血。
少数民族老师的普通话普遍存在音调问题,而且,开始几周分清楚了四声二声、三声二声,但字词放到说话练习后,又都乱了,反反复复,困难很多。单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说:“少数民族老师不容易,能帮助她们我感到很高兴。封控在家,放平心态,再多拿出一些时间,琢磨教学,希望她们四月份的考试能取得好成绩。”
除了悉心教学组织,普通话培训班的顺利开展与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六位研究生:姚舒淇、周文豪、吴优、武婷、魏文文、高明几位助教老师的辛劳付出分不开。助教老师的工作虽琐碎但工作量一点儿都不轻,他们每天花两个小时左右反复听老师们的打卡录音,找出老师们的问题,并做好记录。有老师忘了打卡,要提醒;有老师打卡质量不高,也要提醒;老师有问题,及时反馈交流;每周一次,一个半小时,针对老师们一周的打卡情况,进行集体授课和交流辅导。
助教老师里面,魏文文最先遇到了疫情的影响。面对突发疫情,魏文文克服困难,保持与上师附喀老师们的沟通联系,没有影响每日打卡等助教工作。
虽然常规生活节奏按下暂停键,但助教老师的工作没有受到影响,即使在等待核酸检测的时候,他们都不忘督促学员老师们打卡,回应学员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和需求。他们的真心付出,受到了上师附喀学员老师的好评。
“在您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很多东西,真的很有用。真心感谢您”“谢谢老师的认真点评和细心指导。我们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帮助,所以也要感谢老师!”
“谢谢,很高兴我们拥有这么负责任的导师,谢谢”
“你讲得很好,都是我们存在的问题”“谢谢老师,您辛苦了,知道怎么念了”
山海同心,沪喀同行。上海援疆老师辛劳付出换来的声声“老师谢谢”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鼓励,也是未来继续前行的动力。
来源:上海援疆
上观号作者:上海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