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11月8日至14日,新华社、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等央媒,用镜头聚焦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海洋经济、生态保护、“三农”发展、乡村振兴、重点工程、产教融合、消防安全、对口援建等。
图片是凝固时光的艺术。从外眼看山东·央媒一周图片撷英,既可以发现山东之真、山东之善、山东之美,以及山东之精采、山东之活力,又可以看到亿万齐鲁儿女奋力前行的铿锵脚步!
一、主打图片
本期主题:海洋经济
“长赐”轮在青岛完成维修恢复商业营运
11月13日,“长赐”号货轮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装载货物。
当日,曾在苏伊士运河搁浅造成堵塞的“长赐”号货轮在青岛完成维修后,开始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装载货物,这标志着该船正式恢复商业营运。随后“长赐”号还将在上海、宁波装货,然后前往马来西亚,开启其修复后的首次载货远航。
当地时间今年3月23日,“长赐”号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造成运河堵塞6天。10月4日,“长赐”号货轮靠泊中国船舶武船集团青岛北船重工修船分厂进行维修。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港口生产忙
初冬时节,山东港口青岛港,货轮将卸下的进口散货堆积在码头,货车运进运出,整个港口繁忙有序,生产一派火热。
图为11月11日,货轮在青岛港外贸集装箱码头装卸集装箱。俞方平摄(光明日报11月12日10版)
大天鹅映着朝霞飞翔
受强冷空气影响,山东出现寒潮天气,带来强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在山东荣成越冬的大天鹅种群纷纷回迁,目前已有余只大天鹅回迁至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图为11月9日清晨,4只大天鹅映着朝霞飞翔。王福东摄(光明日报11月11日10版)
飞鸟入林滨海彩虹
石家河公园大桥是山东威海首座景观大桥,今年8月建成,已通过竣工验收。由中建路桥集团承建的这座景观桥,主体钢结构造型如“风之翼”,配合七彩景观亮化工程,形成“飞鸟入林、滨海彩虹”的视觉美感,是威海市新晋的标志性建筑和旅游打卡地。王永钢摄(工人日报11月14日2版)
二、微观山东
济南:山体修复展城市美景
11月10日拍摄的济南旅游路周边城市景色(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在修复破损山体基础上持续加强山体绿化提升和山体公园建设,目前已建成山体公园77座。同时,济南市还对座山体进行了绿化提升,修复荒山生态,让市民感受到山、城交融的生态美景。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初冬霜叶
初冬时节,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在经历了寒潮、冬雨的洗礼之后,到处是色彩斑斓的景色。图为山亭区白蒋峪养生谷的霜叶美景。刘明祥摄(光明日报11月10日1版)
采摘水果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多角度多方位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积极发挥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镇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高铁旅游、近郊旅游优势,发展“油葵花海”“水果采摘”“月季大道”等乡村旅游精品、特色田园项目,打造集旅游、养生、养老等功能于一体的秀美乡镇。同时围绕梨、油葵、葡萄等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着力培育高端、绿色、优质农产品。图为游客在果园里采摘成熟的水果。张琳摄(农民日报11月7日7版)
小蜜薯变成“致富薯”
11月10日,在夏津县后赵庄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将蜜薯放置在货架上。
近年来,地处黄河故道的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后赵庄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主抓红薯产业,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进行产业化经营,形成了薯苗培育、种植储存、加工销售、物流运输的产业链条。当地还开发出鲜薯、冰薯、薯干、薯片、芝士蜜薯等系列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向各地销售。如今,小蜜薯已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薯”。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晒秋
11月13日,游客在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竹泉村体验晒秋活动。
深秋时节,地处沂蒙老区的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竹泉村,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晒秋活动,农民把一年中收获的农作物或摆放在地上,或挂在墙上,“晒”出丰收画卷。
竹泉村自古就有晒秋的传统。如今,晒秋已成为竹泉村一张独具特色的旅游名片,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新华社记者范长国摄
“林菌模式”助力增收致富
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大王寨镇着力盘活闲置资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不断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通过林间空地种植蘑菇的“林菌模式”,带动了多人增收致富。李延军摄(工人日报11月11日3版)
3D彩绘忆乡愁
近日,在山东省邹平市九户镇潘辛村,一组以“留住乡愁元素扮靓美丽乡村”为主题的3D文化创意彩绘作品被“搬上”了墙,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体验“人在画中游”的乐趣。图为11月12日,游客摆出造型与3D彩绘画互动。初宝瑞摄(光明日报11月13日3版)
村史文化馆留住乡村记忆
在村庄建设中,如何既提升居住品质,又留住历史记忆和文化根脉,山东省莘县东鲁街道的做法是建村史文化馆。目前,东鲁街道共投入建设资金15万元,收集村民自愿捐献老物件余件、各类书籍余本(册),在25个村建成村史馆。“村史文化馆激发村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为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提供精神动力,更增强了我们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坚定信念。”莘县东鲁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海峰说。图为东鲁街道金水湾社区尹昌村村史馆一角。靳洪昌摄(农民日报11月9日5版)
济宁机场迁建项目航站楼钢网架顶升完成
11月10日,山东济宁机场迁建项目航站楼钢网架顶升完成,标志着项目建设又向前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该项目是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重点推进项目之一,将成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济宁对外交流的重要交通枢纽。本报通讯员李继峰摄(工人日报11月12日7版)
山东援疆产业园:促进就业“编织”美好
在岳普湖县包装材料产业园,一位工人在操控机器生产编织袋(11月8日摄)。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包装材料产业园由山东省对口援建,占地面积亩,目前共吸引19家企业入驻,主要从事编织袋等包装材料的生产、销售,年产值约12亿元,供应国内及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海外市场。产业园稳定提供个岗位,为带动当地就业做出努力。新华社记者侯昭康摄
产教融合
近年来,山东省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融入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通过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教学工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订单班等方式,促进资源、人员、技术、管理、文化等全方位实质性深度融合。目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企业达到家,年提供实习岗位多个。图为11月12日,该校学生在学习汽车发动机检修知识。李大伟摄(光明日报11月14日3版)
学习消防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11月8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东湖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做消防趣味游戏。
全国消防日来临之际,各地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与应急避险能力。新华社发(孙中喆摄)
电力安全进课堂
山东省惠民县供电公司组织科技服务队走进石庙镇第一中学,开展安全用电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发放安全用电读物、讲解日常家用电器注意事项、介绍配电箱等方式,普及电力常识,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安全用电意识。
图为青年科技服务队员给同学们讲解安全用电知识。本报记者周维海摄(科技日报11月11日2版)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马章安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