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长江中下游深受暑热之苦,由于江河水位下降,一些地方已经发出了节约用水的呼吁。然而,以中国之幅员辽阔,冷热、水旱并存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同样是在这段时间,北方不少地方就连降大雨,地处西北的新疆更是出现了水灾的苗头。
据新闻报道,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二十余条支流发生了超警戒洪水,抗洪防汛刻不容缓。在人们的印象中,塔里木河通常与沙漠、胡杨林为伴。如果翻阅媒体,关于塔里木河“缺水”、“断流”的报道倒是有不少。
这样一条河流,为何发生了大规模的洪水?这场发生在西北干旱地区的洪水与东南的酷暑有关联吗?探讨这些问题,还需要从塔里木河的流域特点说起。
关于塔里木河出现超警戒洪水的新闻报道
沙漠也有洪灾
塔里木河地处干旱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长度第一,也是流域面积第一的内流河。河流以盆地为中心,呈向心状水系,支流大多发源自南北两侧的高山,最终注入于内陆盆地或山间封闭盆地。
整个塔里木河流域包括干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等一百四十多条大小河流,流域面积约万平方公里。塔里木河干流河段长度约为一千三百千米,如果从叶尔羌河的源头计算,河流全长超过两千四百千米。从天空俯瞰,塔里木河就像一条灵动的绿色纽带,串联着一个个绿洲,捆住了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这样一条地处干旱区域,且环绕沙漠的内流河,通常径流量不可能太大。加之最近几十年来,西北地区快速发展,工农业用水激增,塔里木河的水大量被截留使用,干流常常以“缺水”的面目呈现在人们的眼中。但事实上,作为一条自然河流,塔里木河发生洪水并不是小概率事件,根据水利部门的统计,在20世纪后半叶的50年里,塔里木河发生过了大小洪灾五百余次,平均每年发生洪水约11次。
如此高频的洪水,为何鲜少见诸报端呢?
一方面,塔里木河流域广阔,而且很多地方是高山、峡谷、沙漠,大部分洪水的发生地人迹罕至,对生产生活几乎没有影响,自然就没有太多在新闻里登场的机会。
另一方面,由于工农业用水激增,加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塔里木河上、中、下游用水分配不合理,塔里木河长期缺水,以至于在缺水的高峰时期,洪水反倒成了“救星”。比如年塔里木河发生了一场流域性洪水,由于此前一年,塔里木干流水位下降到了历史低点,因此这场难得的洪水就成了人们的期望,洪峰在上游、中游就被截留殆尽。
不过,千万不要认为塔里木河的洪水不可怕,就在看似“久旱逢甘霖”的年之后,年塔里木河流域发生了大洪水。据气象统计,当时降水量之大、降水时间之长、降水范围之广,为历来所罕有。这场洪水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多条重要国道干线被毁,数座县城进水,受灾人口超过百万。
塔里木河干流洪水通过沙雅县其满水库附近的杨贵生坝,大型机械设备在加固堤坝(8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邹懿摄)
每当西北地区出现大面积降水,或者温湿度增加,总会有人奢望西北能够成为“新江南”。特别是偶尔因降水出现植物生长,短暂出现戈壁变草原的景象,更容易引起网友的热议。但事实上,这类突如其来的降水、时常爆发的洪水从来都不是西北的罕见事。更何况,与游客们看到的“青青草原”不同,暴雨和洪峰更多带来的是危害。
在历史上,塔里木河就并不“安生”。清代收复新疆之后,在塔里木河流域屯田驻军,暴雨和洪水一直威胁着驻军的口粮。比如乾隆二十四年,叶尔羌河爆发洪水,导致屯田大量损毁,军粮一时紧张。此后在嘉庆、咸丰年间,新疆的军屯又多次遭到洪水的破坏。直到晚清光绪年间,清军重新收复新疆之后,依然遇到了洪水,当时仅莎车一地就损毁田地四千多亩。
由于塔里木河的历史水文数据有限,我们很难精确追述到更早的时代,但可以确信的是,这是一条自古以来就经常发生水灾的河流。
雨加雪的组合
观察塔里木河的洪水,首先要看这些水从何而来。
塔里木河及其支流的水源补给主要有二,一是雨水补给,二是冰雪融水补给。完全依靠雨水的大多是季节性的短小河流,完全依靠冰雪融水的河流也很少,绝大多数河流是雨雪兼容,但雨多还是雪多,往往能够决定洪水的规模与时间。
主要依赖雨水补给的河流,往往深受夏季降水的影响,季节性差异明显。就降水量而言,新疆除了极少数地区,基本都属于干旱气候。但就是这50毫米左右的降水,往往集中在几次降雨之中,甚至有一次降下一年降水量的情况,形成洪灾和雨灾。
塔里木流域内的大河,比如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对冰雪融水的依赖相对较大,这些河流的水量与冰雪消融的速度直接关联。每当春夏季快速升温,高山积雪、冰川湖泊加速融化、崩塌,就可能造成突发性洪水。
因此,这些河流的水位变化与季风区的河流很不相同,即便是高温干旱的天气,由于温度高、冰雪融水多,发生洪水的概率依然很大。如果高温范围扩大,多处冰川同时崩塌、融化,更是会出现几条大河同时涨水,形成流域洪水。
新疆地区的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引发冰雪消融加速的升温主要出现在春夏两季。两相结合,每逢高温与降水重叠的盛夏之时,就是塔里木河洪水极易爆发的时候。据报道,今年出现的大范围超警戒流量洪水,就是强降雨与连续高温共同作用的结果。
俯瞰沙漠中的塔里木河(年9月27日摄)
雨水与冰雪的组合不仅决定了塔里木流域的洪水时间,也决定了洪水的特点。在长江流域,洪水往往伴随着连绵不绝的雨水。而在新疆,持续数日,甚至更短时间的暴雨就能够引发洪水。由此形成的降雨型洪水急促、迅猛,但持续时间往往不是很长。而另一种由高温导致冰雪融化,继而出现的升温型洪水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大,而且水量大、洪峰高,危害性大。
就地理空间而言,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塔里木流域内的洪水样貌也存在差异。比如喀什地区位于前山地带,故而暴雨多发,出现迅猛急促的降雨型洪水的可能性比较大。天山南坡中断的河流主要由冰雪融水补给,爆发的洪水也大多源自冰川融化。
总体而言,作为一条既仰赖冰雪消融,又容易受急促降水影响的河流,塔里木河及其支流发生洪水的概率本就不小。特别是在夏季,当高温与降水叠加而来,出现洪水自然成为大概率事件。
洪水改变的绿洲文明
气候向来是研究新疆历史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绿洲国家,其兴衰存亡往往与气候变迁有关。由于新疆气候干旱,人们大多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