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龙吉克卡德尔永远跟着党走,为祖国守好边
TUhjnbcbe - 2025/4/28 23:37:00
复方氨肽口服液 https://m.39.net/disease/a_9518989.html

「本文来源:天山网」

记者韩沁言

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有这样一户塔吉克族家庭,四代人用青春和热血继承着家族第一代护边员“子孙后代要用生命来守护祖国的边境线”的遗志。退役军人龙吉克·卡德尔,是这个家庭中的第三代护边员。

58岁的龙吉克,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帕米尔高原的边境线上度过的。

为了守边,每日跋山涉水、夜宿雪岭,成为龙吉克的寻常生活。他的祖父阿不力克木·阿尔比克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护边员,老人曾立下家训:“全家人都要永远跟着党走,爱国守边。”这句话,后辈们牢记在心,代代相传。

“年爷爷去世,留下的遗训是‘子孙后代要用生命来守护祖国的边境线’。”龙吉克说,父亲大学毕业后在某边防团服役,退役后与塔县军民一道巡逻在多公里的边境线上,是家族第二代护边员。

“爷爷和父亲一生为边防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他们是我心中的英雄。”年,17岁的龙吉克沿着前辈的足迹,光荣入伍,来到新疆武警边防总队喀什边防支队,成为一名边防军人。

“年夏天,我陪父亲到帕米尔高原的边境前沿,看看他当年奋斗过的地方。”龙吉克说,当时,年事已高的父亲难掩心中激动,用一个月的时间勒石(刻字于石,亦指立碑),石碑上刻了一颗五角星,还用塔吉克文写道:“我的一生无怨无悔,望我子孙守边爱国一辈子。”

20多年过去了,石头上的字依然清晰可见,展示着一个军人家庭的誓言。

“要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巩固边防,保家卫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龙吉克一直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年,龙吉克选择以自主择业的方式退出现役。“当时我可以去喀什市或乌鲁木齐市,但我选择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塔县。”龙吉克说,他要像爷爷、父亲那样,守护帕米尔高原的边防线。于是,龙吉克回到家乡,沿着父辈的足迹,担负起护佑一方百姓的责任,成了家族第三代护边员。

塔县平均海拔超过米,地形复杂,“老边境”龙吉克结合自己在部队多年的训练经验和护边员工作特点,总结出“随队实践教学和定期集中教学”两种培训模式,担负起护边员义务培训的重任。

“巡逻时,龙吉克对沿线地形地貌、天气情况、关口隘道、野外水源补给点等进行现场判断和讲解,帮助我们尽快熟悉掌握情况。”护边员都非常认可龙吉克的随队实践教学。在定期集中教学中,龙吉克除对地图、通信器材、野外基本求生技能等进行专业培训外,还请边防派出所的民警进行多媒体教学,重点对地图使用、不法分子甄别筛查、应急情况处置等进行讲解。

“我家里很穷,高考那年,差点因为凑不齐学费而上不了大学,是龙吉克叔叔帮我交了学费。”护边员古丽夏提·阿不都买提说,龙吉克曾对她讲,塔吉克族崇拜雄鹰,只有雄鹰能够飞过雪山,但雄鹰飞得再高也要回家,希望她好好念书,毕业后建设好家乡。

“有了大学生护边员这支新生力量,护边员队伍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贡献出新的力量。”龙吉克高兴地看到,许多考出塔县的大学生也像古丽夏提一样回乡,自愿加入护边员这支光荣的队伍中。

“《冰山上的来客》讲的就是解放军解放我家乡的故事,我不知看了多少遍。”龙吉克说,“永远感党恩,永远跟党走,永远守边防,是塔吉克族群众的共同愿望。”受父辈影响,龙吉克的大儿子阿布都贾米·龙吉克、小儿子夏吾古尼·龙吉克先后入伍从军。入伍后,两兄弟都考上了军校,毕业后都回到了父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们接过守边“接力棒”,成了“护边家族”的第四代护边人。

如今,受龙吉克家庭四代人的影响,他们周边的不少亲戚朋友也纷纷加入护边队伍,扎根在帕米尔高原上,践行着为国戍边的誓言。

“我们要把爷爷的家训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为祖国守好边。”龙吉克·卡德尔说。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吉克卡德尔永远跟着党走,为祖国守好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