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无疑是新疆最大的都市,更是新疆人口最多的城市,国庆中秋节日期间,不少市民纷纷出行,刚好利用大假休息机会,驱车带着家人到周边赏秋,快快乐乐地度过一年之中难得的幸福假期。
从周围的朋友圈来看,大假期间前往阿勒泰地区的喀纳斯、禾木、可可托海等人文自然景区较多,其次是伊犁大草原、博州赛里木湖等地,而去南疆度假旅游的较少,但大部分市民还是选择了在家休息,只是到市区一些人文景点游玩。
节日期间,乌鲁木齐市三大免费公园,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目不暇接,令人感叹。再者乌鲁木齐周边的南山、东天山地域,也是一部分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只要有景的地方,几乎都会涉足。
中秋,自然要赏秋或赏菊,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在新疆欢度国庆中秋,行政、事(企)业单位,通常以各种形式举办庆祝建国系列活动。而中秋节,就是亲朋好友互相走动送月饼。但在老家的豫东来说,每年的中秋节,是和春节一样重要的节日,必须要带着礼品走亲戚,月饼和烧鸡,是必带的礼品。
自古以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秋不但是重要节日,还是民众游山逛水的最佳时节。比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望洞庭》一诗中写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大诗人李白在《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一诗中抒怀:“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另外,白居易、杜牧、王维、孟浩然、杜甫等诗人,在很多唐诗里用秋色和秋天寄托情怀。
唐代是诗歌的巅峰,而到了宋代,词又是巅峰,不少诗人喜欢作词,特别到了秋天和中秋,比如,宋代词人苏轼在《中秋月》中写道:“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用中秋月来寄托情感和反映现实社会,这是历代诗人采用的常用写法。宋代的陆游、范仲淹、程颢等著名词人都写过关于中秋的词,描写了自己的心情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既然中秋是赏秋或赏菊的节日,那么在乌鲁木齐市,哪里又是一处最佳的赏秋之地呢?我个人认为,还是位于北京路和喀什东路十字路口的植物园值得一去。植物园有什么好呢?因为植物园里有菊花,还有遮天盖地的树种和花卉,虽说有五元的门票,代价要比出远门小多了。
如果在市区,既能赏秋赏菊,又能陪着家人在家门口游玩,免去长途奔波的劳累,又何乐而不为呢?我觉得还是植物园是最佳的去处。植物园引进菊花各类品种,已有好几年的光景了,每年市民都会到这里拍照和摄像,发到朋友圈的图片,真是让人向往。
在植物园里,进大门顺着右边的林间小道,一直环绕着前行,就到了一个别致的小院落,这里就是牡丹园了。牡丹是四月底或五月初开放,但菊花正值秋天绽放,放在一个院子里也不相互冲突。很多市民纷纷到这里赏菊,在这里能欣赏到大如碗口的菊花,有白色的、红色的、橘黄的、紫色的等各种各样的菊花,颜色五彩缤纷,绚丽鲜艳,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赏完秋菊,沿着林间小路,可以欣赏秋景,偌大的植物园,植物种类繁多。有的绿叶茂盛,有的片片金黄,有的火红一片,有的半绿半黄。低头看脚下,金黄的树叶铺满地面,仿佛是一条色彩鲜艳的地毯。踏上去,沙沙作响,犹如在原始森林漫步,不禁让人荡气回肠,心情气爽。
乌鲁木齐市植物园,一年四季,唯有春天和秋天最美,各有内涵,无法言语。独有秋色,令人欣喜。凝望满园,自然人文,皆在无声。此地不往,会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