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王国,它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以西,帕米尔高原以北,天山以南,克孜勒苏河从城市边缘蜿蜒而过,使这里不仅人员富集、生活富庶,也成为东、西方世界沟通的重要枢纽。
喀什古城东门史书上还这样描述,“这个王国,有一个独立的种族。生下来就是六个手指和六个脚趾,如果生下来不是六指和六趾,他将会面临被遗弃的命运,即使侥幸捡回性命,也会终生背上‘怪胎’的恶名。”听起来,这多少显得有些荒诞,但对于如此久远的历史记忆,我们始终无法武断地质疑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当然,和这个王国所在地域发生链接的,还有一些伟大的名词,比如历史人物张骞、班超、耿恭,比如西域都护府、安西四镇,再比如古代丝绸之路…这些,已然是被确考的历史。
俯瞰古城没错,这个地方就叫喀什葛尔,而那个独立的古代王国,就叫疏勒国。
六指种族早已在战争屠戮、种族交融和愈年的岁月荏苒中消失,而听起来更像是一个传说,如今,这里是维族百姓最倾心的家园,也是中国在南疆版图中最重要的城市。
喀什古代与现代性并存的绝佳城市样板
有人说,“喀什是南疆的灵魂,而古城,又是喀什的灵魂”。喀什葛尔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既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已有千年历史的喀什古城,又在古城之外,建立起了一座现代化的都市。而且,两者是如此和谐,而不交戈。
喀什古城的街道漫步在喀什古城,你不仅能看到手工艺人在锤制和编织最华美的铜器、陶器和毛毯,也能随处看到售卖烤包子以及各色美食的小店。而你如果累了,也可以在吾斯塘博依街口的百年老茶馆坐上一坐,喝一壶茶,听一曲热瓦普,再好好欣赏一下最地道的维族舞蹈。
百年老茶馆弹热瓦甫的艺人现场表演维吾尔族舞蹈时至今日,喀什古城依旧是维族百姓生活的乐土,它并未被历史封存,仅成为游客趋之若鹜的网红打卡点。更重要的是,除了外来游客,你很难见到其他民族百姓的身影,这是喀什的倔强,也是它的魅力之源。
古城嬉戏的孩子们小孩在纵横交错的巷道中嬉戏,妇女在用心浇灌门前以及窗棂边的花朵,老人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攥着从家里带来的馕,慢悠悠往老茶馆走去,以期同老友们喝喝茶,聊聊天。小鸟、白云、阳光以及树影婆娑,想来,古代的喀什,便是这般模样吧。
喀什的夜晚灯火通明而在新城的街道中交错、徘徊,你又会有一种从古代穿梭到现代的时空幻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现代都市的一切元素以及文明的规则性在这里应有尽有。如果不是看到维族百姓往来其中,你甚至以为自己正身处一座现代化的内地城市。
相比于古城的传统,新城无疑是交融的。
这里民族多样,有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维族百姓,有父辈支边援疆最终在新疆出生的“疆二代”,还有从其他城市来到这里、爱上这里,并决定留在这里打拼和生活的新一代。他们是这里的个体店主,是这里的出租车司机,是这里的外卖小哥,是这里的公务员,他们生活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欢笑和哀愁,也同这座城市共命运。
与古城一街之隔的高台民居毫不夸张的说,喀什葛尔,这是新疆所有城市中古代与现代性交融和并存的最佳城市样板。它传统,但不古板,它繁华,但不吵闹,所有的一切,都恰到好处。
作为商贸中心的喀什以及有经商头脑的维族百姓
自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并打通“古代丝绸之路”后,喀什就成为沟通东西方世界最重要的驿站。从东方来的商贩,到达喀什,大多便不再远足,从西方来的商人来到喀什,也多停下脚步,他们在喀什交易、交流,不仅使这里成为丝路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也让长安和罗马完成了一次次伟大的精神交汇。
00:32如果说喀什古城西城的精髓在吾斯塘博依路,那东城的精华就是欧尔达希克。这里遍布着你能想到的所有喀什乃至新疆的美食,牛羊肉烧烤自不必说,手抓饭也是见怪不怪,拉面、拌面、烤鸡蛋,各色水果、干果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
百年老茶馆对面的烤包子店毫无疑问,这是作为商贸中心的喀什最典型的剪影。维族老板和摊贩们在这里吆喝、叫卖,方寸之地尽显他们的口才和经商智慧。我曾经问一个提孜那甫的塔吉克族老乡,“为何不来大城市开个店,做生意”?小哥告诉我,“塔吉克族不太会做生意,历史上就是游牧民族,习惯了放羊放牛的生活”。
制作铜器的手工艺人但维族百姓不然,他们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以西赫赫有名的经商天才,历史上就如此,现如今,良好的经商头脑依旧从祖辈那里传承下来。他们不仅懂得如何改善和提高自己产品的品质、口味,更重要的是,他们深谙招揽顾客的技巧和手段。
喀什大巴扎在维族人的生活中,“巴扎”不可或缺,他们的吃穿用度都可以在各色集市中搞定。而其中,喀什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也就是俗称的“喀什大巴扎”绝对是其中翘楚。建成迄今,喀什大巴扎已有超过年的历史,这是喀什作为商贸中心最有力的见证。
制作烤包子的维吾尔族青年走进巴扎,认识巴扎,你才能了解维族百姓的生活,你才能体会到独属于维吾尔族百姓的那份烟火气息。多年后,喀什地区依旧是中国西部最负盛名的商贸集散中心,它管理着多个通商口岸,与数国接壤,任何对它的赞美,都不为过吧。
外冷内热维族百姓是天生的浪漫主义者
同拉丁裔人不一样,维族的老乡并不会同陌生人过于主动。对于刚来喀什的朋友而言,这多少有些不习惯,甚至会误解维族百姓过于冷淡。不过,我的朋友微微一语中的,“这就是他们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外冷内热”。没错,当你和维族百姓真正交了朋友,他会对你倾注所有的情感。
百年老茶馆的维吾尔族老人你会被邀请到他的家里做客,他的家人也会以盛情的礼节款待你,以最好的食物招待你,让你仿佛回到自己家一样。我曾经在古城闲坐,看人来人往,无意中和一个维族大爷聊的火热。维族大爷戴着黑墨镜,一副社会人的模样,但一来一往我们逐渐熟络起来。
维吾尔族大爷一副“社会人”模样维族大爷的国语说的并不好,但我想,真诚超脱于任何语言之上,成为我们心灵感知的绝佳手段。我提议给维族大爷拍几张“教父式”的照片,他欣然允诺,最终我还加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