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闻12月30日电(霍然)今年,*喀什地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的治疆方略,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文化惠民”工程为着力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唱响主旋律,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践行文化为民、文化惠民,迈出了文化强区建设的坚实步伐,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满足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帕米尔之声·首届国际(喀什·塔县)民族音乐节。美合日阿依·图拉洪摄
非遗保护、传承、共享更上层楼
“英吉沙县有四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在全国不多见。英吉沙小刀不仅锋利无比,手工制作精细,且有40多个美轮美奂的花色品种;英吉沙土陶中的陶瓶、陶杯、陶碗、烟灰缸和模戳印花布围巾、帽子、桌布常常卖得断货;步步惊心的民间达瓦孜杂技吸引人们的目光,赢得‘世界高空王子’的美誉……”12月18日,*广播电视台联合央视频、山东济宁援疆指挥部、英吉沙县文旅局、英吉沙县融媒体中心,共同开启了“走进英吉沙,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网络直播活动,并向国内游客发出明年春天第一场旅行请来杏花烂漫、文化璀璨的英吉沙县感受非遗的热忱邀请。
英吉沙县芒辛镇非遗特色小镇土陶文化体验馆。
山东济宁援疆指挥部将拥有三项非遗的英吉沙县芒辛镇非遗特色小镇的建设列入了十四五规划,总投入援疆资金1.3亿元,规划建设非遗特色旅游线路、鲁疆达瓦孜非遗演艺中心、土陶产业园、刀王故居、模戳印花布大师工作室,打造英吉沙全域旅游中心,将英吉沙非遗开发好、传承好、利用好,为英吉沙的文旅产业创造出一片新天地,成为当地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成为南疆旅游的新名片。
“济宁市援疆指挥部支持英吉沙县技工学校开办土陶等专业,系统性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也将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传承给了儿子,并培养了十几个徒弟。我们不断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土陶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英吉沙土陶第七代传承人阿卜都热合曼·麦麦提敏说。
游客在英吉沙县土陶博物馆参观拍照。喀什全媒体记者雷木果摄
英吉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仅是喀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个窗口。记者从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了解到,目前,喀什地区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1项、代表性传承人23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70项、代表性传承人86人,地县级非遗项目项、代表性传承人人;已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功申请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资金.8万元、16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资金33.5万元、自治区非遗保护专项资金31.6万元;举办“*是个好地方——第九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展”启动仪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十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各县市配套开展线上线下非遗活动74场次;组织18个非遗代表性项目7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协助完成年“*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宣传片拍摄和CGTN(传承中国)栏目拍摄木卡姆非遗项目和古尔邦节两期节目;完成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履职尽责情况评估、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营造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