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山东援疆干部人才在南疆,播撒人才振兴火
TUhjnbcbe - 2023/4/13 20:43:00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在南疆,播撒人才振兴“火种”

——山东“立体式组团”人才援疆的探索与启示


  光明日报记者李慧赵明昊赵秋丽


  初春,*喀什地区疏勒县塔孜洪乡的蔬菜大棚里,蔬菜种植能手韩秋亮和董振乡正在手把手向徒弟传授西红柿种植技术。


  塔孜洪乡卫生院体检中心,卫生院院长许多良正忙着给村民们做体检。为方便工作,许多良和团队把宿舍搬到乡卫生院大院里,一住就是一年。


  麦盖提县第四中学,校舍崭新,书声琅琅。副校长龙超和教研员赵锦红正和老师们一起,开展集体教研活动,通过“说课”和“磨课”的方式,拿出最优教学方案。


  …………


  他们,是活跃在喀什地区的一支特殊的人才队伍。


  他们,来自不同地区,服务于不同领域,却有着共同的名字——山东援疆干部人才。


  年春天,山东省第十批援疆团队接过对口支援喀什的接力棒。2年多来,山东援疆以“立体式组团”人才援疆模式,组团选派各领域专业人才,注重提升当地造血能力,为喀什地区培育一支“永不带走的人才队伍”。


  从帕米尔高原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从叶尔羌河畔到天山南脉,多名山东援疆干部人才,在南疆大地挥洒汗水,用知识和智慧播撒下人才振兴“火种”。


  需要什么选派什么——


  用“山东所能”服务“喀什所需”


  喀什地区疏勒县是传统蔬菜种植大县,过去技术人才缺乏,产业发展模式较为粗放,蔬菜产业生产效益不高。


  年初,山东省援疆指挥部精准选派名农业、水利方面专业技术人员支援受援地乡村建设。当年6月,韩秋亮踏上疏勒的土地。


  “来到疏勒,找我们咨询农作物问题的电话就没断过。”韩秋亮回忆,当时,村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落后。他很快找到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把山东最好的种植技术留下来,把山东最好的管理经验推广出去,坚决不让村民端着金饭碗讨饭吃”。


  破解病虫害难题、解决大棚蓄热平衡问题……在韩秋亮等一大批“土专家”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带领下,疏勒县蔬菜产业飞速发展,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80万亩,蔬菜产业生产方式更高效、更绿色。


  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带动。山东援疆积极对接水发农业集团、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建设的南疆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已成为拥有7万平方米荷兰温室、座日光温室、平方米育苗中心的产业“巨无霸”,解决就业余人。


  “人才短缺,是边疆地区发展第一痛点,援疆要援到根子上,援到关键处。”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委书记、总指挥张成伟指出,山东人才援疆不搞人海战术,而是发挥山东优势,根据受援地所需,精准对接、无缝衔接,聚焦重点领域,构建富有山东特色、满足受援地需求的人才援疆模式。


  山东援疆本着“需要什么选派什么”原则,针对喀什地区教育文化领域、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紧缺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采取组织选派、购买服务、合作共建等多种形式,精准选派柔性人才人次,有效弥补了68个受援单位、26个不同行业部门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短板。


  同时,充分发挥援疆干部人才“一个带一群、一个帮一片”的作用,带动培训培养当地干部人才1万余人次,攻克解决了一大批发展难题,实现“头雁领航、雁阵齐飞”,为稳疆兴疆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组团选派“抱团”发展——


  让干部人才“把团队搬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月5日,英吉沙国学书院大讲堂里,传来琅琅读书声。


  国学讲堂里,来自山东济宁市博物馆的宣讲老师通过课件展示和现场导读为学生传授以《石说鲁礼》《青铜食器》等为内容的国学知识。在优美的中国风背景音乐下,学生聚精会神听讲,共享国学盛宴。


  “书院由国学讲堂、手工坊、博艺轩、茶艺轩、精武学堂和射圃等八部分组成,是南疆地区建设最早、面积最大、功能最为齐全的国学书院。”来自山东儒源集团的英吉沙国学书院负责人贾亚衡带着记者参观这座占地平方米的建筑。


  他向记者介绍,目前有13位来自山东的国学教师在书院讲学,推动国学书院研发了15类课题、项自助式单课,让优秀传统文化互动体验课程走进当地干部群众心里。


  “不仅仅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医疗、产业等人才援疆的各个领域,都坚持组团选派原则,实施中组部计划内干部+柔性人才的‘1+X’组团模式,由1名中组部计划内干部带领若干个同领域柔性人才,实施‘抱团式’支援,实现‘抱团’发展。”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委副书记邓泽宇介绍。


  在教育领域,山东援疆创新“主学科+辅助专业”组团模式,选优配齐各学科教师实行学科组团,选调专职教研人员与援疆教师组成“鲁喀教研联盟”,帮助受援地整体提升教学质量水平;打破原有管理体制机制,选配援疆校长、副校长、教研组长参与教学管理全过程,实现管理组团。创新实施“一市包一校”,由山东15个地级市派出15支教师团队,对口支援喀什地区15所学校。


  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山东援疆注重传承鲁班精神,组建鲁喀“工匠联盟”,选派名“双师”型职技教师支援喀什9所职业和技工学校,旨在为受援地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在“全国机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优秀教师”“山东省首席技师”孙学武带领下,一个20人组成的职技教师团队来到喀什技师学院,在言传身教中传承娴熟技艺。在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得到孙学武精心指导的田雨桐荣获全国个人第七名的好成绩。


  与此同时,山东还推动“组团式”人才援疆向科技、农业、文化、园区管理等多领域拓展,向人才合作倾斜,推动建成喀什地区齐鲁工业设计研究院、喀什大学国学院和交通产业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喀什分院,并将推动建设乡村振兴学院、喀什大学高等职业学院,让干部人才真正“把团队搬到*”,为推动喀什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开枝散叶久久为功——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劝学》的名句,在山东推进智力援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赵老师教得非常仔细,跟班学习一年比过去三年的收获都大。”说起跟着“师傅”学习的感受,医院医生阿米娜木·克热木感慨颇多。


  阿米娜木·克热木口中的“赵老师”,是山东援疆医生赵一诺。她的到来,不仅帮助医院病理专业实现了“零”的突破,更通过“以师带徒”方式培养了一批病理专业人员,为当地留下了珍贵的人才“火种”。


  同样的变化,也医院。在山东援疆干部人才、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高勇带领下,医院建成独立的消化内科专业。如今,他的“徒弟”李秀娟的诊疗技术日益提升,并已熟练掌握了胃肠镜手术操作技能。


  年,医院共完成胃肠镜检查和治疗多人次,技术水平位居喀什地区前列,胃肠镜手术转诊率由之前的90%以上降低到现在的不足3%,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人才援疆中,“青蓝工程”全面实施,充分发挥援疆人才的专业优势和传帮带作用,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与当地干部人才结成“师徒”对子对,为受援地培养一批“好苗子”,留下一支有担当、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人才培养中,“鲁疆石榴籽”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每名援疆干部人才深入边远农村送医送药、送教送法、送计送策,与当地人民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手拉手帮扶,汇聚起巩固民族团结的强大正能量。


  《光明日报》(年04月29日01版)

(责任编辑:景远)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援疆干部人才在南疆,播撒人才振兴火